炸般存在。
虽然许多人分辨不出古筝和古琴。
但这两样乐器其实差别很大。
其一:古筝需要带假指甲,古琴不需要。
其二:古筝声音清脆响亮,古琴声音古朴典雅。
其三:古琴只有7根弦,古筝却又二十多根弦。
此刻,随着古琴古朴而轻缓的旋律响起,众人一下子就被它悠远典雅的意境给吸引住了。
“嗯?这就是华夏的古琴?”
“看起来更古筝差不多,居然意境完全不一样。”
“是的,古筝好像更适合于高贵,古琴却更加内敛。”
“关键不应该是这首曲子吗?好美啊!”
“……”
是的,在许多学过音乐人的耳朵里听起来,他们马上就察觉到了这首《高山流水》的不一般,幽静却不深远,典雅且不张扬。
在华夏的历史上,古琴一般都是自娱自乐,古筝则是对外表演。所以古琴一般都是自己或者朋友间交流才用来演奏的。
此刻,王默的演奏几乎是完全将这种意境表达了出来。
恍惚中。
有一名老者在抚琴,旁边一名樵夫在赞叹。
一人演奏,一人欣赏。
知音。
知己。
这种意境,让诸多的音乐人士都听痴了。
“意境绝了。”
“似乎比刚才的《梁祝》还要好听。”
“天哪,这样的音乐,结合刚才的故事,真的让我有种浑身战栗的感觉。”
“这曲子听起来好舒服。”
“……”
其实王默说的故事只是其次,他主要目的还是让人喜欢上古琴,喜欢上华夏的音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开始秀技!
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各种各样的指法,将高山流水的意境展示的淋漓尽致,精湛的实力看呆了众人。
优美的琴声仿佛化为了高山之间的瀑布,从深山里面飞流直下,穿越了寂静的森林,在崇山峻岭之间若隐若现,雷鸣般的声音透过了森林。但最后又流入了深潭中,化为了寂静无声的清泉,沿着溪流缓缓消失在远处。
音乐专业人士,早已被这首曲子强大的意境征服。回想起王默之前说的知音故事,更是有一种浑身泛起鸡皮疙瘩的悸动。
至于普通人,此刻也彻底跟着琴声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不少人闭上了眼睛,脸上露出陶醉的表情,显然十分的享受。
直播间,弹幕无数。
“喜欢上古琴的声音了。”
“刚才我就爱上了古筝,现在又爱上了古琴。”
“原来华夏有着这么多好的乐器,天哪,我要对这个国家痴迷了。”
“买买买!全都买回来。”
“……”
直到王默停下了演奏,众人才露出怅然若失的表情。
尤其是音乐界的人士,这一次算是大开眼界。
原来音乐和文学结合后,能够迸发出如此不可思议的吸引力。
两个故事,两首曲子,它们结合后产生的化学反应,远远超过了单纯去演奏曲子产生的冲击力。
感受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听着伯牙和子期的知音之交,再去听两首曲子,其内心荡漾起的悸动,是他们以前从未感受过的。
“开眼界了。”
“没想到文学跟音乐的合体,会如此美妙。”
“王默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演奏和聆听方式啊。”
“我敢肯定:以后的每一届国际音乐殿堂之夜,都会出现这种故事+音乐的表演形式了。”
“这还用说?必须有!”
“实在是这样的组合,杀伤力太大了。我感觉以后我看到一对蝴蝶飞,就会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对可怜的恋人。”
就连裁判团都似乎被惊到了。
其实在音乐盛典上讲故事,本来是不符合规定的。只不过王默如今的威望太高,他们才同意了对方的请求,可没想到误打误撞,让王默在表演上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或许,下一届的音乐盛典,可以考虑加入这种表演方式……”
几名裁判听着台下的议论,彼此对视一眼,心中有了主意。
而此刻的王默,也在考虑一件事:自己已经在舞台上占据了差不多半小时之久,不能再待下去了。
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想必此刻全球的不少观众,都会因为自己的故事和曲子,而喜欢上华夏音乐。
这就够了。
所以,他不需要再继续表演。
他要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后面的演奏。
因为根据目前的表演来说,华夏在单个乐器方面的表演已经足够,那只剩下大型演奏了。
大型演奏,才是真正绝对华夏能否斩获“音乐之乡”的最终因素。
既然这样!
那就准备开启大型演奏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