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0章 替道政的儒政
人间。
山崎返回不周山,与谷灵儿和杨川继续过日子。
刘挷忙了一年,安抚各王,凌海国历355年新年才正式称帝,然后派人送来大堆礼物,还赐封他为护国法师。
山崎回绝不成那些人不敢收,不得不亲自跑一趟帝都,把东西都扔刘挷寝宫里。
刘挷和他的美人,半夜被砸醒,吓得不轻。
刘挷为了有一个安稳日子,也就绝了心思,第二天就撤回了圣旨,不再打山崎的主意。
不过已经说出去的话,收不回去了,传说还是留下了,因果也就种下了。
刘挷的王朝虽然施仁政,但并没有太平,围绕帝王之位,开启一场又一场的争权夺利。
他称帝后按约定给大家封王,然后又担心作乱,猜忌之下,引发战乱。
由于百姓向着他,他没几年就平定了诸王之乱。
只是大约是他不讲信义的报应,他身中留矢,等发现是毒矢的时候,他已经没救了。
待他去世凌海国历362年,他妻子借他威望专权。
这吕太后活着的时候自然是权倾天下,吕家在朝中也一手遮天。
刘家有人偷偷来找山崎,希望他匡扶天下。
山崎见了他,劝他回去等着。
这事情是刘挷欠吕后的,也是刘家欠吕家的,因果不到谁也管不了,总不能杀了太后吧?
十年后,吕后派人来找山崎,她要长生不死。
山崎告诉来人,他没有长生不死的药,只有一个长生不死的方儿,那就是修道。
吕后想长生,必须假死退位,归隐山林,做一个风餐露宿的山野苦修,方能体悟天心。
至于能不能成,也不在他,而在修行者自身,看其有多么的舍得。
舍下越多凡尘事,越有可能成就长生。
若能全放下,就肯定能长生。
若放不下家国天下,便是如溱帝那么威武,也无法长生。
吕后信了,但也不全信,派人来磨。
山崎只当是炼心,抱定说辞,也就不多管。
反正对方身份是使节,名正言顺,因果不多。
如此五年凌海国历377年,吕太后死了,吕家自然就压不住了,先发制人要谋朝篡位,结果被刘挷的老臣联合打败。
时间是正月十五夜,新帝为了纪念,每年搞活动,久而久之就成了节日,并由商队传遍各地,给正月添了一份大热闹。
局势虽然稳定了,但诸王侯仍在。
不过新帝推行施仁政,以德服人,压得诸王没办法反。
在位二十多年,为刘氏挣得了大量民心,也压低了诸王领地的面积,扩大了直辖之郡的数量。
再后来的帝王,为了统一各王侯治下之民的民心,进一般压制诸王侯,把儒术给搬了出来。
用君君臣臣收拢民心,统一皇权。
但问题很快就来了,有心人做了另一种解释。
君的臣是臣,臣下臣则是臣之臣,不是君之臣。
皇帝能管大臣,但不能去管大臣的家将,否则就不是一个好皇帝,更不是君子。
而是一个阴险的小人,天天以小人之心,去揣摩大臣心思,为此不惜控制大臣的家将。
皇帝对此很是头痛,道理上是这样说没错,但若家将替主子背锅,这就没完没了了。
天下大乱的根源,就这么种下去了。
不过先到的是皇权集中的果皇帝专横无人能治,宗老族老都不能管,否则会被扣上谋反,夺位等帽子,一个不好就是幽闭终身。
敢治皇帝的只有权臣,但也吃力不讨好,前车之鉴,终一朝荣耀无比却全族被清算。
到后来权臣都成了外戚,跟皇帝那是一荣俱荣,最终外戚欺上瞒下的弄权,一发不可收拾。
皇帝的野心在满是迎奉的话中,彻底爆发,兵发东胜神洲的西部,对周朝后代的国度动手。
他们不是对手,只是周朝后代的国度还有北俱芦洲那边,双方本来不对付,但终究是姓姬,现在面临姓刘的打击,自然就结成了同盟。
于是三大洲的战火就点燃了,而姬家走的是道门路子,刘家走的是儒道路子。
换句话说,是元始道尊系打太上道尊系,通天道尊是把肚子笑疼了。
元始道尊却也没办法,这是因果。
当年因为溱帝习有截教功法,引导因果,一个没入门的阐教弟子去刺杀溱帝。
后来他入了刘挷麾下,助刘挷夺取天下,最终打败了项祤。
虽然因果纠缠,他最后没有修得长生,但去了地府以后,还是由于功德而上天成了天人,将来会是阐教弟子。
这因果牵连深广,也算是佛门大兴的天数之一部分,毕竟是道门内斗,此消彼长嘛。
另一方面,这也是儒门逐渐代替道门的天数,因为人间的帝王越发道德不起来了。
为了争权夺势,为了保住权势,绝大多天子都当不成君子了。
因果纠缠,不可能过120岁大限,更不可能长生。
教化天下之道,这重担,由道门转移到儒门。
道门仍在,但道无为,不做也就没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