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仁至义尽
诺说。
他甚至都没有考虑,林泰来到底能不能搞定的问题,就是林泰来搞砸了,这个忙也要帮。
林大官人很满意,要的就是这个态度。否则的话,不就白扶持王司徒了吗?
有了户部为后盾,在扬州盐业称霸就容易多了。更别说漕粮也是户部业务范畴,其中可操作空间也很大。
今晚饮酒兴尽后,林泰来没有留在王家,依然回了申府住处。
当一切章程确定后,在五月初,万历十四年武科殿试就正式举行了,这是大明史上第一次武科殿试。
提前一天,鸿胪寺召集了武试的前二十名,发给袍服,演练礼仪。
然后第二天,这二十名武进士汇聚在长安右门外,又被领进了宫里,来到文华殿外候班。
比起文科,武科殿试实在太寒酸了,但所有人对此都觉得是理所当然,没有反对意见。
文科殿试是二三百名准进士在金銮殿外考试,而且殿试和唱名大典是分开举行的,所有进士最后都会觐见皇帝。
而这次大明史上首次武科殿试,没在金銮殿举行,只在文华殿。
而且只有武试前二十名参加和觐见皇帝,殿试和唱名还合并在一起举行。
总而言之,主打一个省事。
但是即便再节省寒酸,今天也是大明第一次武科殿试,即将诞生第一个官方承认的武状元。
所以内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左都御史,还有五军都督府的都督,都到场观摩。
这次殿试的章程也很简单,将二十人先前文场策论的墨卷都搬了出来,当场呈给天子阅览。
天子随便翻了翻,就在放最上面的、也是最厚的那份试卷上,提朱笔写了第一名。
这个考试过场,就到此结束!
天子钦点出第一名,其它名次仍然按照先前武试名次排序,毕竟主打一个省事。
只不过有个特殊情况是,先前武试第二名郑国泰因病弃考,所以按名次顺序依次递补上去。
随即将名次向文华殿外公布,告知给等候的二十名考试,这就算是唱名了,还是主打一个省事。
然后“新鲜出炉”的武状元上殿觐见皇帝,这算是给武状元的荣耀,随后武进士前二十名再一起上殿觐见。
站班的锦衣卫大汉将军从文华殿里,一个接一个的传声高呼:“第一名林泰来!”
此刻林大官人的内心是毫无波澜的,这种事先就已经确定好的荣誉,犯不上在现场再激动一遍。
其他武进士也没什么特别反应,本来就对状元不抱希望,自然也谈不上失望。
有负责礼仪的官员上前,引导着林泰来上殿。
进入文华殿后,林泰来就看到,文武大臣分列两侧,空出了中间给自己。
但他即便好奇心再大,也万万不能盯着天子看的,所以还是无法搞清楚万历皇帝什么长相。
其实对万历皇帝而言,这种走过场的礼仪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他总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提线木偶。
在这个枯燥乏味的过程中,接见林泰来也许是今天唯一稍有兴趣的事情了。
当你总在关键时候听到一个人的名字,但却又从来没见过此人时,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好奇心。
等觐见礼仪完成后,林泰来就听到从宝座上传来声音:“你就是林泰来?果然生得雄壮。”
林泰来赶紧答道:“臣一身勇武,乃沐浴皇恩所致。”
又听到宝座上皇帝轻笑几声,说:“近期朕经常听到你的名字。”
林泰来还是很谨慎的答道:“只恐贱名有污圣听。”
宝座上皇帝好奇的问道:“有传言说,你一人可敌百人?”
林泰来不敢吹逼,老老实实的说:“臣不敢欺君,其实无力敌百人之勇,但若形势趁手,或可敌数十人。”
皇帝惊叹道:“这等勇武,朕见所未见。”
而后便兴致勃勃的对左右道:“聚集就近内监五十人,与武状元殿前演练。”
林泰来:“.”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明明是鳌拜的待遇吧?
皇帝是不是拿错了朝代剧本,想学康麻子擒鳌拜?
皇帝的动机是不是想公报私仇,为郑国泰出气?
正当林大官人胡思乱想的时候,首辅申时行出列奏道:
“眼下正是武科殿试唱名之典,殿外还有武生等候觐见,不宜另生枝节。”
太监行业有个规律,距离皇帝越近越有前途。
皇帝周围的小太监,说不定谁将来就是乾清宫管事太监或者司礼监太监。
林泰来如果把这帮有前途的小太监打了,岂不是为将来树强敌么?
仿佛兴致被打断,皇帝的声音忽然就冷淡了下来,冷不丁的又说:
“听说武试时,你林泰来与郑国泰多有龃龉。如今郑国泰殿试弃考,你林泰来轻轻松松得到一个状元,内心想必很欣喜了?”
听在两旁大臣耳朵里,感觉这像是一道送命题,郑国泰这个坎还在皇帝心里。
林大官人内心暗暗感慨,皇帝就是皇帝,再弱鸡的皇帝也是皇帝,多少也是练过帝王术的。
不过万历皇帝你这个尖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