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英国选择退让
利全部吐出来。
阿斯奎斯说道:“东非政府必须将本国海军限制在我们的要求之内,我们才能在相关问题上让步,等到欧洲局势稳定,我们再通过各种手段,让东非政府明白,帝国的好处不是那么好拿的。”
乔治也认同了首相的说法,暂时和东非发生冲突,对其他部门的影响不说,对财政部肯定没有好处。
光是一个两强标准就让帝国皇家海军变成了难填沟壑的吞金兽,如果想再抽出精力投入到印度洋和太平洋,难不成真要搞出一个“三强”标准。
阿斯奎斯接着说道:“接下来政府要拿出一个可靠的方案,虽然说要让出市场和土地,那也只能是我们说了算,绝对不能破坏帝国整体上的战略布局以及核心利益。”
乔治说道:“首相阁下放心,其实对于东非政府的要求,还是比较好满足的,我们的产业和东非产业竞争并不激烈,至少当前阶段,东非并不是我国在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东非的危害反而不如美国,德国和法国这些国家。”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开放市场上进行一些细致的划分,从而避开和东非商品的竞争,东非轻工业生产一直都是东非的短板,而这也是帝国的强项,只要东非不涉及我国的核心利益,其实对我国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反而会让美国和德国同东非竞争比较激烈。”
阿斯奎斯也认同这一点,东非在国际市场上,尤其是轻工业产品确实不太出众,甚至可以说表现低能,没有太能拿出手的产品,而这个领域反而是英国的强项。
阿斯奎斯说道:“至于东非政府对土地的要求,我们也要好好斟酌斟酌,帝国拥有广阔的领土和势力范围,从印度洋区域挑选出最没有利用价值的给东非也不是太难。”
前世苏联解体在一定程度上就在于中后期领导层的傲慢,尤其是宣传层面民众对国家发展的心理预期要求过高,以至于其梦境破碎后整个国家难以接受。
其实苏联领导层也是骑虎难下,被他们自己打造的低端舆论机器架起来,而事实上,苏联即便到了末期,其国内经济形势也完全没有想象中恶劣,至少对比广大亚非拉国家而言,国家体系没有崩坏的苏联,其国内各个方面还是远超其他地区的。
所以恩斯特自然“充分”吸取苏联经验教训,适时给本国国民降降温,如果把东非民众培养成“圣人”心态,那东非可挑剔的缺点简直罄竹难书。
……
伦敦
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这是罗素大使从莱茵发来的信息,果然东非人有些贪得无厌!”
东非政府的态度,对于英国而言确实有些恶劣,如果抛开其他因素,光是让英国主动放开部分市场这一点就难以接受,更何况东非政府还隐晦的表示想从英国在印度洋的势力范围内获取一块土地。
这在英国近几十年历史上,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之所以说几乎,那是因为比东非过分的国家不是完全没有,就比如德国和俄国之流。
当然,对于英国政府的这种“污蔑”,东非心中也是比较委屈的,毕竟英国对东非的要求也是很难接受,限制本国海军发展这种无理要求,也就东非肯和英国谈判,所以东非向英国政府要些好处那也符合情理。
毕竟,英国之前同样对德国做出过类似的建议,但是德国根本就没有给英国什么好脸色,让英国政府像一个小丑一样。
财政大臣乔治说道:“东非政府的要求看似有些贪得无厌,可我们也必须认真考虑一番,毕竟我们不主动和东非合作,他们也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就比如市场层面,我们过去一直都在对东非实行制裁,但是收效甚微,而且随着东非国力的持续上升,他们会主动扩充贸易边疆。”
“就比如东非在波斯湾和南美地区的行动,都是伴随着军事活动开展,如果我们继续选择对抗,那结果肯定是两败俱伤。”
“可是东非不是小国,他们完全和我们耗得起,但是我们不能投入全部精力和东非在印度洋或者南大西洋同东非竞争。”
阿斯奎斯叹了口气道:“这也是我担心的一点,如果东非政府是德国那种软硬不吃的国家,那我们在印度洋和南大西洋区域就会陷入困境,但是东非政府显然比德国政府要理智,他们表示出了和帝国谈判的心意,但是他们的要求又太狮子大开口。”
可以说对现在东非政府的状态,英国政府心里是极其复杂的,如果东非政府不选择谈判,英国肯定着急,毕竟英国现阶段没有这个精力和东非拉扯,可是东非政府表达出谈判的意愿,英国政府心里还是很难受,因为东非政府要的太多……
实际上东非政府要的真不多,正如乔治刚才说的,难道英国政府不给,东非自己就得不到么?东非政府在获取市场方面和英国实际上是动态竞争。
毕竟南美市场主要是受到英国的影响,而并非英国人的自留地或者后花园,英国也做不到一言九鼎,而东非借助自身的地理优势和体量优势,完全能公平的和英国在南美市场展开竞争。
东非距离南美近,而且工业也能排在世界第三的位置,而英国经济虽然强,但工业只能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