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 和离的妇人 十一 刘兴义跑了一天……
娘,父亲是账房,从小也没有吃过苦,她心里不太看得上乡下的公公婆婆,但因为不怎么相处,一年也见不上一次,也愿意维持这份面子情。眼瞅着母子俩话不投机,气氛越来越僵,她出声劝道:“夫君,妹妹都已经出阁,你就别再说这些话戳娘的心窝了。其实爹娘的顾虑也不算是错,妹妹离得近,以后搬到家里来住,他们能儿孙绕膝,我们在城里也能更放心些。”
闻言,周家大哥面色缓和了几分,又皱眉问:“之前我问家里要不要钱,你们都说不用,为何妹妹的嫁妆那般简单?不是说嫁出去的姑娘得准备被褥和锅碗瓢盆吗?我都没看着……要是缺钱的话,我这里可以拿点。”
他有些后悔自己方才对母亲的不客气,加上这次回来也打定主意给妹妹添妆,只是回来得太迟,还没来得及准备。这也是苗氏的意思,她把人家的儿子常年约束在城里,也愿意拿些银子堵他们的嘴。
周母刚想说不缺钱,话到嘴边,险些咬着了舌头,急急咽了回去。
“好!”
周家大哥叹气:“不知道你们怎么回事,非要定得这么急。再急也要给我一个准备的时间呀,城里那么多的好东西我都没给妹妹备上一点。”说着,掏出来了三两银子,“娘拿着给妹妹准备些东西吧,或者直接给她银子也行。”
周父面色和缓:“你有心了。”
在城里读过书的人想要赚三两银子还是容易的,在乡下……他辛苦一年都不一定能攒出这么多。
苗氏笑吟吟道:“爹这话说的,我们是亲哥哥嫂嫂,怎么会亏待了妹妹?本就是应该做的,都是一家人,千万别客气。”
周家大哥银子送出去了,苗氏实在不习惯乡下这些泥地和村里那些灰扑扑的人,也不舍得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待着,第二天一大早,夫妻俩就走了。
*
周青青还没有出嫁时,心里就对李家生了怨气。
嫁过去之后,虽然李家各种讨好,可因为没有人专门候在门口听凭吩咐,多少有些伺候得不周到,周青青因此大发雷霆。
新嫁娘发了脾气,院子里的客人见事情不对,吃得差不多就纷纷退了。李家夫妻在亲戚友人间算是丢了大脸。
这都不要紧。李母从想讹诈这个儿媳开始,就不打算要脸了的……儿媳这脾气是难将就了一点,但只要人过了门,其他的都好说,她借着给儿子送解酒汤的功夫低声吩咐:“无论如何一定要圆房,一定要让她尽快怀上孩子。”
李大富点了点头。
李家有喜,张成才身为曾经李大富的师兄弟,本来该上门送一份礼的。两人没出事之前,感情还不错,照那时候的关系,张成才该帮着上门迎亲才对。
张成才也想着哪怕自己不做周师傅的徒弟了,跟李大富之间也有些龃龉,但到底师兄弟处了十多年,该上门送点喜钱喝杯水酒。他腿上有伤,人不能到,喜钱也该到。
楚云梨直接给拦了。
“当初你摔下马车的时候说有人推你……”
张成才向来喜欢把人往好处想,当时特别笃定有人推了自己,可事情过去了这么久,他都有些忘了那时的情形:“就是送个喜钱,大家红白喜事走动一下而已。再说,青青还是师父的女儿。”
“总之不许去!”楚云梨语气霸道。
张成才:“……”
“儿子不去就是,您别生气了。”
旧事重提,他又开始回想自己摔下马车时的情形。当然,铺子里一天三顿的忙,有空时还要准备配料,还得洗碗打扫桌椅,没什么空闲让他细想。
这一日,忽然有一架华美的马车从府城的方向而来,进了镇子后停下,车夫问路旁的人打听了张春娘家所在的位置,然后重新启程。
路旁的人都觉得奇怪,因为他们的记忆中,张春娘是镇上的姑娘,根本没有城里的亲戚。
忽然有人想到了张春娘那些铺子,她像是突然之间发了……该不会那些银子来路不正吧?
马车到了张家门外,车夫让人来铺子里请人。彼时楚云梨挺忙的,直说让人等她半个时辰。
传话的人是同住一条街的半大孩子,欲言又止地道:“那一行人看起来脾气不太好,婶最好别让他们多等。”
楚云梨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知道是一回事,她却不打算配合。直到半个时辰之后,铺子里没什么人来了,她才起身回去。
张成才一直都挺忙,没注意到有人来请母亲,眼看母亲要走,忙道:“娘,我跟你回,该换药了。”
他最近把药拿到铺子里来熬了,可腿上的药三天得换一次,要是等到晚上再回,天黑了都睡不了觉,他自己倒是不怕,就是觉得母亲太辛苦。
楚云梨侧头看他。
那一瞬间,张成才忽然感觉到母亲眼神里的复杂,他只觉莫名其妙,正想细问,就见母亲答应了下来。
楚云梨出门拦了马车……从铺子里往张家的方向,几乎一天到晚都有马车过去,相熟的不相熟的都愿意带他们一程。区别就是相熟的不会收钱,不熟的人会收一点钱。
母子俩上了马车,半刻钟不到就已经到了张家门外。还隔着老远,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