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娘娘既已化成人形,便帮我去开门吧。”宋游瞄着三花娘娘,“若是认识的人,就请他进来,若不认识,就问他找谁。” “好。” 小妖精蹦蹦跳跳就朝门口而去。 “吱呀。” 三花娘娘抬头一看。 “找谁?” 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 “不知梦来先生可是住在这里?”门外站着一从人,拱手道礼,恭恭敬敬。 “不认识。” “嗯?先生不住这里?” “哪個先生?” “宋梦来宋先生。” 三花娘娘一下不说话了。 宋先生她是认识的,但是宋先生没有教她后面怎么做。倒也不是为难,不是不知怎么做,就是恰好什么也不想做,干脆就这么盯着他看。 观察一下这人先。 直到身后宋游走来。 “在下宋游。” “见过先生。”从人立马躬身,双手恭恭敬敬捧上一小木盒,“小人从俞坚白俞知州府中来,替我家知州送来薄礼,并替知州带话。感谢先生下午在瓦舍与我家知州答对,愿下次还有机会与先生清谈。请先生务必收下。” 宋游已然闻到了墨香。 原来是知州大人啊。 “下午不过兴起而谈,不止俞公尽兴,宋某也有所受益,俞公又为何特意派人来赠礼?”宋游说,“况且礼物贵重,宋某如何能收?” “不过区区薄礼,再贵重也是凡物,而我家知州与先生相谈却是世间难得。”从人顿了一下,“况且文人之间相赠文物本是雅事,并不算作俗人的礼情往来,还请先生不要推辞。” “你倒是个能说会道的。” “先生莫要为难小人了。”从人立马露出为难之色,“先生若不收下,即使知州不责罚,小人怕也内心难安。” “……” 宋游笑了笑,又想了想,便也将之接过。 “替我谢谢知州。” “小人告辞。” 宋游这才转身,揉揉身边女童的头:“以后你变成人形的时候,对外我就说你是我的童儿。” “为什么?” “找个说法。” “童儿。” “嗯。” 宋游关了院门,往屋里走。 打开雕花的小木盒,里边是红布包着的一小条。再把红布也打开,正是下午看过的凝香墨,二两的规制,上面印着花纹。 三花娘娘伸长了脖子盯着。 “是烧了的柴!” “是墨。” “哦。” “三花娘娘既已变成人形,便帮我研墨吧。”宋游又对女童说。 “什么是研墨?” “就是像我偶尔写字时那样,在砚台上加水,用这墨条研墨,把水变成黑的。” “什么是砚台?” “就是装水的那个。” “哦。” “可以吗?三花娘娘。” “为什么?” “拜托你了。” “那好吧。” 三花娘娘虽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为什么要自己来做,但还是带着疑惑走了过来,从宋游手中接过这根烧过的柴,又乖乖站在原地等着宋游为她把袖子撸到胳膊弯,露出细细白嫩的一截小臂。 看看衣服,又看看胳膊,再看被手拿着的墨条,仿佛手不是自己的手,世界也不是自己原本眼中的世界。 刚化形的小妖怪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先加水吗?” “三花娘娘怎么知道?” “三花娘娘看你是这么做的。” “原来如此。” “这样转圈圈么?” “三花娘娘智慧过人。” “三花娘娘见过你用。” “仅仅见过几次,就能融会贯通,如此智慧,实属难得,宋某佩服不已。” “……” 三花娘娘不说话了,越磨越认真。 凝香没有墨皮,下墨很快,一旦磨开便有香味散出,是一种奇妙的药材香,既不浓烈也不清淡,自成一种韵味。 宋游则在旁边铺开了纸。 “好了。” “可以了么?” “谢谢三花娘娘。” “不用谢。” 新笔沾墨,在砚台上刮了又刮。 宋游想了又想,才抬笔落字。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墨香怡人,湿字反光,落下的每一笔都精致极了。 金阳道的古柏,青石板上的坑洼,逸都城的凡人烟火,老鹰山的云卷云舒,难挡贪欲的僧人,技艺通神的大师,宋游用很寻常的笔墨,向师父讲述着下山以来的经历感悟、修行收获。 也讲了三花娘娘。 说来奇妙,本身与三花娘娘结伴只是一时兴起,想抵长路孤独,却不料收获意外,如今只是与她相伴,便已让这段旅程多了不少乐趣了。 不能忘记,还有向往长生的知州。 这墨是天下顶好的墨,不知那老道以前见识过没有,得提醒她闻一闻。 写着写着,忽然有一只毛绒绒的猫爪子伸过来,勾弄着笔上晃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