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黑夜了。 大雾茫茫之下,不见星月,唯有天地朦胧,比伸手不见五指略强一点,显出今晚似乎是有一轮明月的。 三花娘娘借着船头的坡度,悠闲的躺着,一条毛绒绒的尾巴晃来晃去,吸引着她眼睛左看右看,不时往旁边扭过头,看一眼已经熟睡的道士。 此时她心里已不再纠结自己在猫儿里是不是算聪明的,因为三花娘娘捉耗子确实天下无敌。她只是又想起了白天遇到过的海龙王与大妖。 那是数百丈长的龙王。 冲天而起,头已入云端,尾巴还在海里,俯冲而下,亦连通天云与地海。 那是百丈高的白犀巨人。 腿脚如擎天巨柱,目如星月,仿佛可探手摘星,挥掌而拨开云雾。 又想起了海上跃出海面那些巨鲸。 “三花娘娘……” “那便多谢白公!” 这小道士怎么这么有趣? “请先生登岛!” 三花娘娘又把爪子挪开,看向外边。 三花娘娘有些疑惑了,连忙站起身来,在船上跑来跑去,左看右看。 这时道士扭头看了她一眼,随即迈步往前走,竟大踏步跨过了她的尾巴,走到那根比他自己还粗的竹杖旁边,三花娘娘不由端坐下来,想看看这只小道士要怎么把这根竹杖拿起来。 船上空空如也,却不见道士踪影。 海浪一层层拍来,却不惊扰人的睡眠。 “也管好自己的嘴。” 然而它刚才沙滩上走出几步,抬头一看,便陡然愣住,随即加快脚步,往这边跑过来。 “道士你变得好小,三花娘娘好像一口可以把你的头给咬掉。” 不知不觉,水涨船高。 瞬间拨云开雾,天地一片清明。 直到天色渐亮,有海鸟声。 可难道这艘船也修行有成了? 宋游跳下了船,稳稳落地。 却见一根小竹签顶住了她的爪子。 “大可不必。” 说着她凑近道人,竟真的张开了嘴巴。 道人一眼就看到了岛上的玄妙之处。 长毛的三花猫漂亮而威武,毛发被海风一吹,抖动起来,神姿英发。道人没有变回原样的意思,而是保持着这般大小,身上衣裳鞋袜包括手中竹杖都同样等比缩小,如此的他,与这么一只正常大小却又神气逼人的猫儿站在一起,恍惚之间,真像是寻常人带了一只大妖巨兽。 三花猫继续摇头晃脑。 猫儿瞳孔顿时一缩愣了一下,随即心猛地一跳:“三花娘娘真的变大了!” “好的……” 猫儿顿时闭上了嘴,也把头缩了回去,伸出舌头舔一圈嘴巴,掩饰尴尬,随即扭头看向了船头的燕子:“咦?燕子怎么没有变小?” 白犬仰着头将脑袋浮出水面,并未回答,而是游到木船旁边,扒着船沿上了船后,在离宋游较远的船头抖了抖身上的水,这才低下头,疑惑而又奇怪的看着宋游,问道:“先生怎么到这里来了?若非白某信任先生品德,都要怀疑先生一路尾随于我了。” 等她开始有些慌乱时,回到船中,却忽然从身后传来了道士的声音: “三花娘娘怎么没有变小?” 三花娘娘迷迷糊糊,又睡了过去。 三花娘娘睁着眼睛看着明月,心里胡思乱想,一时想着自己变得比白犀巨人更大更了不起,抬手摘下明月,一时想着自己去了月亮之上,看看那上面的耗子究竟是怎么回事,一时想着别的稀奇古怪的事情,慢慢眼睛变重,不听使唤,眼前便又失去了这轮明月。 三花娘娘好像做了个梦—— 三花猫第一时间往身后看。 “唔?” “小人国的人都和你一样大吗?” 却依旧没看到道士的身影。 似乎是一个不小的岛屿。 “三花娘娘可以叼着你走!” “三花娘娘何故惊慌?” “好……” 三花娘娘眼光流转。 “既是有缘者,便不讲究了,只莫要吓到岛上百姓就好了。” 只有燕子睁着眼睛,注视着这一幕。 道人淡淡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三花娘娘低头看他,眼中闪光,怎么看怎么满意,怎么看怎么有趣。 白犬越游越近了。 与北、中两方土灵韵略有不同,却都同样的玄妙,显然便是东方土。 “不干算了!” 三花娘娘摇头晃脑的,轻声轻气重复了一句,爪子几次略微抬起又放下,显出内心的纠结交战。 宋游以竹杖点船,船便驶向海岛。 迷宫顿时消失了大半。 “是我变小了。” 下海之后,一路往木船游来。 道士弯腰捡起竹杖,走到船边,随意一跳,竟然跳上了比他高三四倍的船沿。 那根竹杖竟然应声而收缩。 却见道人垂手一指,道了一声:“小!” “我家三花娘娘……” “哈哈!” 三花娘娘半躺着,刚好与明月对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