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荷戈行(18)
忽然勒马,就在路边停下,丝毫不顾本地义军已经在前面出城待降了。 “数完了。”自后方赶到的阎庆满头大汗匆匆来报。“沿途各村逃亡丁口的数字都不一样……” “大约占几成,总数大约多少?”张行打断对方,迫不及待来问。 “两成吧……只计量汶水沿途村落,已经达到三千余户,具体丁口就难说了。”阎庆刚一说完,便咽了口口水,因为他隐约意识到面色不变的张大龙头其实已经发怒了,于是他赶紧又做解释。“这是官道上的,被劫掠也好,被骚扰也罢,都是受影响最大的地方,其他各处未必有这么多……” “足够了。”张行干脆打断对方。“确实是这个嬴县里的义军做得吗?” “最起码最近几次都是他们做得,征收牲口的也是他们。”阎庆小心来答,顺便做了补充。“征收牲口其实就是知世军王厚的习惯……因为牲口方便转运,又是荤腥,是最好的军粮……受他影响,琅琊鲁郡这些义军都有征收牲口的毛病。” “劫掠就是劫掠,什么征收?”张行终于把不耐摆在脸上了。“我说四个军令,你处置一下,速速发出去。” “是。”阎庆立即改口。 “第一个军令,是告知在泗水的雄天王,我要提高对劫掠义军的惩处……必须要杀人!除了特定头领要处置,士卒也要抽杀,三十抽一也好,五十抽一也行,直接追究骨干也成,总之要见血……我在嬴县这里决定五十抽一,并追加对骨干的处置,几个头领都不准备留了。”张行面色依旧不变,却说出了让人后脊背发凉的话来。 而此言一出,阎庆明显犹豫了一下,似乎是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赶紧点头,旁边王雄诞也有些反应。 “第二个军令,就是嬴县这里,让贾越在前面做好准备,准备杀人。” “是。” “第三个军令,是与齐郡那里发出的,告知前线三位大头领和贾闰士,如果贾务根、樊豹,以及其他齐鲁军首领、齐郡所领各县县令准备投降,可以适当放宽条件,仿效之前历山战后的降级任用,但为首者必须要率先白衣出城请降,以作诚意。” 阎庆明显还是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表示记下。 “最后一件事情。”张行想了想,忽然压低了声音。“告诉徐世英……让他瞅着琅琊郡的情况,自行决断,没必要全取,先封住北面就行……咱们力量有限,要先压住登州的势力。” 这一次阎庆没有多余反应,反而是立即醒悟,再三点头,便转身传令去了。 而他刚一走,张行停了片刻,忽然扭头看向了身侧几度欲言的王雄诞:“小王,问你个事情,你算是半个本地人,你说,这些抛荒逃亡的,会逃到什么地方去?” 王雄诞想了一想,立即给出答案:“东夷。” 张行微微一怔。 “就是东夷。”王雄诞正色来答。“往南走会被淮河拦住,然后转向东面,往北走会被大河拦住,也转向东面,最后十之八九还会转向东夷……不光是现在,之前江淮东境便有的东半截就有闯龙滩的说法,便是一有灾荒战乱往东夷跑……但也有从东夷转口往北地逃的说法。” 张行点点头,若有所思:“东夷……” “东夷虽然称不上地广人稀,但三面环海,很少有大规模内乱。”从那日后便没走的谢鸣鹤忽然在旁插嘴道。“活命还是好的,但也仅仅是活命。” “怎么说?”张行立即追问了一句。 “东夷上下都笃信青帝爷,少部分信奉赤帝娘娘,其中青帝爷的影响比什么都大。”谢鸣鹤正色来答。“而青帝爷因为当年百族相争之事,最不喜欢看下面人内乱,所以东夷朝堂上,什么事都憋着,一层摞一层那种……至于说只是活命,莫忘了,东夷人现在还受当年妖族影响,定品分类的,人逃过去,也只是最下贱品类,勉强糊口活命罢了,与官奴无异。” “真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风俗。”张行没有评价事情好坏,反而顺势感慨。“之前我曾与人有约定,要往东夷走一遭,也曾与思思说过一起去履约,现在却不知此生还能不能成行了。” 谢鸣鹤见到张行感慨如此,反而不解:“你既是北地人,为何对此类风俗感慨?三辉既起,四御便落,但反过来说,四御在天下中央的直接影响力少了,东夷、妖岛、北地三处的影响就显得极大了,也就是白帝爷素来讲究些,很少有在蜀中折腾……你自北地来,便该晓得,那里是个什么内情。” 张行若有所思,然后看向了骑在马上压阵向前的贾越,后者已经在百余步开外了。 而其人身后,嬴县县城也已经隐隐在望。 “小心些。”谢鸣鹤见状,立即收了多余心思,当场捻须冷笑了一声。“不是每个出身草莽的人都能像雄天王那般坦荡的……便是有雄天王这般在河北、东境名声盖过天的人居中作态,你自诩义军盟主,却对义军这般严苛,反而对官军轻轻放过……临时调整对官军和义军的打击侧重,下面人和外面人都要不满的,刚刚你那个掌握机密人事的亲信,便是想劝却没敢劝。” “随便吧。”张行收回目光,漠然以对。“但行正事,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