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山海行(22)
会堵着。 白横秋似乎也早料到有此一问,便直接点头:“诸位,薛公这些话问的很对路,也是我今日召集诸位的缘由所在,就是要请大家畅所欲言,教我该如何应对。” 四下嗡嗡一片,众人交头接耳,一时间莫衷一是。但白横秋似乎也不急,只是端坐在主位上四下来看。 而很快,讨论也渐渐从嘈杂混乱转向了有序讨论,一些事情的脉络也渐渐有了一些定论。 “东线就不必计较了,本来也是为了隔绝黜龙帮大兵团与此地的,何必再去送兵马?只让郑将军收拢败兵,安守鄃县便是。” “此言甚是。” “西线是必然要救的,十余万人,每日单是下肚的粮食就要有五六千石,我知道诸位想什么......是,之前放粮的时候,许多粮食进了周边郡县官民手里,但是大军盘踞,要的是稳定的后勤线,靠收集地方粮草,可以节省,却不能替代......宁可吃有稳定供给的碎渣陈粮,也不能指望着无法分配妥当的山珍海味,否则必然会出大乱子。” “身前张贼是不是粮草不够了?还能撑几日?” “这种事情也是可以赌的吗?我们但凡能供给得上,一定要维持供给......依着我说,一面要恢复西线的后勤线,一面还要从武安、信都输粮,最好同时在地方征粮... “要从河间与武安输粮吗?” “不是说了嘛,张三贼也撑不了几日,关键是一定要续上粮草,稳定军心,否则,反而给对方留下可乘之机......输粮输不了多少的。” “白公许我清河、平原,乃至渤海自取。”就在这时,沉默了许久的李定忽然开口,强势打断了争论。“而我自红山会后,便倾武安兵马跟随,任劳任怨,结果如今非只要出兵,反而要倾郡中粮草,甚至还要放任大军劫掠治下吗?” 周围人不敢吭声,许多中下层震惊于这种“秘辛”,还有几人本能蹙眉,倒是孙顺德与刘扬基对视一眼,然后前者捻须来笑:“李府君,岂不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是眼前大局出了问题,不能尽力,到时候这几郡与你何干?便是武安、襄国都难说的。” “既如此,我愿意领兵去汲郡,恢复后勤。”李定点点头,看向了白横秋。“也愿意自武安供给粮草,但请白公不要劫掠地方。” 白横秋笑了笑,点点头:“李府君敢于自荐,勇气可嘉。” “可李府君对付得了李枢吗?”就在这时,刘扬基瞅了眼白横秋后忽然插嘴反驳。“不是说李府君治军如何,也不是说武安军弱,而是说,李枢从河南过来,十二个营之余,会不会带上淮西军?淮西军应该是被司马正冲破了,逃到河南去了,就算是军势不整,也是一大助力。更不要说,此去汲郡,可能还要对上传闻中的司马正......若是司马正也来了,李府君能对付吗?” “能。”李定面无表情,脱口而对。刘扬基讪讪捻须而笑,不再言语。 “所以,司马正是真的已经到东都吗?”薛常雄蹙眉来问。“自徐州来,这么快?这么果断?!” “不确定,但是河南的黜龙军大举来援,总是河南那里出了变故......”屈突达幽幽开口。“而且,现在麻烦的地方其实不在于司马正到底在哪里,而是李枢大破白将军,汲郡失守,那对于东都军来说,便有失了归路的感觉。” “流言其实已经止不住了。”一名东都军出身的都尉赶紧跟上,他等了许久才找到插嘴的机会。“西面的消息滚滚而来,军中一个早晨便谣言四起,这种时候,我们说什么都没用,下面的人已经坚信东都被司马正夺下,而黜龙帮又截断退路了.......屈突将军、段公、白公,若是今日不能有所决断,怕是要大军要自溃的!” “这件事乃重中之重!”薛常雄想了想,言语干脆。“此事不解决,联军必然分崩离析!” 众人忍不住看向了东都军的统帅段威和此间主帅白横秋。 素来恣意的段威居然低头不语。 至于白横秋,此时却已经扫视了整个大帐,心中对所有人都有了分析与判断,当然,他对局势也有了完全的认识并早有决断。 局势很清晰,战事的确是接连不利,造成了严重影响,但问题在于,黜龙帮两头之所以这么卖力,本质上还是想解中心之围,让张行和黜龙帮这群可以建立起一个真气大阵的绝对核心精华获得脱身之缝隙。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围下去。 而围下去就要从多个方面来继续维持住这里的联军大部队......首先自然是后勤保障上的修补,这点在座的将军们都有经验,都晓得这个厉害,所以,重建后勤线与开辟临时后勤补给线是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军心士气与军队组织结构也需要维持,这里面的关键是东都军,东都军的士气最差,而偏偏东都军同时还是整个联军的两大支柱之一,如果东都军离散,那毁掉的不只是自家一家,而是整个联军。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选择和应对,就显得顺理成章,或者说是无可奈何了。 那么如果这位英国公早已经有了决断,为何还要在这里听这些人胡扯呢?答案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