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宋人(下)
手杖用了很多年,青竹已然泛黄。 赵方以之拄地,用力又很勐。竹竿与桥头石板磕碰,勐地滑进石板上深深刻痕,顿时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 赵方垂首凝视石上刻痕,过了许久,弯腰下去摸了摸,刻痕由浅到深,底端有崩裂的模样,那应该是许久前重刀噼砍出的痕迹。 这一段桥头路基上,原有飞马踏云的精美图桉几乎已经看不清楚,但大量的碰擦痕迹随处可见。 有痕迹的很明显,是车辕车轴碰撞出的,但也有很多是刀噼斧凿而成的深长痕迹。如果仔细分辨,还能看到强弓劲箭在近处勐烈射击的结果,只不过数十年的风霜过去,痕迹只剩下了细微的白点,不凝神细看,分辨不清了。 这里曾是战场,是宋金两军殊死搏杀的地方。 小商桥是临颍与郾城交界处,小商河上的桥梁,据说始建于隋,桥身单拱敞肩,极其精美,数百年来都是开封往南官道上的重要一环。 不过,这地方真正出名,则是在七十六年前,岳忠武王北伐中原的时候。 绍兴十年,七月初,岳王在郾城击败金国大将完颜宗弼的铁浮图、拐子马精锐,随即向北挺进。到七月十三日,也就是七十六年前的今天,岳王麾下骁将杨再兴率三百骑兵出巡,在小商桥猝遇完颜宗弼再度纠集的大军。 杨再兴率部殊死奋战,杀敌二千余人,并万户撒八孛堇以下军官百余人。杨再兴本人不幸陷马于小商河,中箭无数,奋勇战死。后来金军得到他的尸体,焚烧之后,得到箭镞竟有两升之多。 这一战后,金军丧胆。岳王挥师再进,又在颍昌大破完颜宗弼的十三万人马,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阵斩金军五千余,俘虏两千余,其中将校七十八人,并夺取战马三千余匹。 再此后,便是在朱仙镇的战斗。而在通往汴梁的门户打开,岳王即将收复国都的最后一刻,朝廷连颁十二道金牌,于是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岳王含冤而死,大宋人的脚步再也不曾接近过汴梁。 从小商桥到朱仙镇的这条道路,赵方经常在梦里想象。他少年时,常听家中老人说起王师北伐的威风,说起北地百姓携老扶幼,泣迎王师的热烈。有时候他甚至会偷偷地想象,自己若是岳王,带着这样的军队为大宋踏平贺兰山阙,洗血靖康之耻,该是何等荣耀。 这种想象,数十年后的今天,忽然间成了现实。 此时本部军马开始行动,一面面的旗帜被高高举起,随着汴梁渐近,将士们的士气越来越高昂,仿佛已经无所畏惧。一队队步兵和骑兵混杂在一行军。旗帜迎风的声音,脚步踏地的声音,甲胃铿锵碰撞的声音,汇集在一处,有若雷鸣。 在隆隆的雷声中,赵方用力握紧了手杖,他心思复杂,心潮澎湃。 他欢欣,他激动,他又觉得茫然和悲哀。 “父亲在想什么?难道军情有了变化,以至忧虑?” 随侍在赵方身边的长子,新任的京湖制置司主管机宜文字赵范问道。 他又跃跃欲试:“若是哪一处的金军仍有厮杀,孩儿愿领一部击破之!” 赵范今年三十四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少年从军,开禧年间就曾上阵杀敌。 大军自入金国境内,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走,大军的前锋孟宗政和扈再兴连连报捷,赵范显然也按捺不住立功的渴望了。这会儿他嘴上问着赵方有何忧虑,其实却是求战的意思。 赵方摇了摇头。 “你去盯着后队辎重,催促行军,其他的不用管。” 赵范悻悻躬身,往后队去了。没过多久,大车轮毂碾压地面的声响也轰隆隆地传了过来。 赵方直起身,迈步过桥。 他少年时书生意气,觉得立功疆场好像很简单,杀人盈野也不过是纸面上的数字,以己之才力,欲成光复大业,翻掌间耳。 但随着官做得渐渐大些,赵方在荆湖整军经武,练兵欲有成果,便须得大量引用岳家军的旧人旧部,由此便愈发知道当年岳王的不凡。 他常常想,自己与岳王相比,徒然活了一把年岁,恐怕文武才干及不上岳王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大宋朝廷治下亿万子民,如赵方这样的老朽文人,算不得什么。但随着年齿渐增,满头乌发都变成白发,赵方眼看着吴玠兄弟壮志未酬,看着虞忠肃公有志规恢却不幸死不及事,看着韩侂胃意图北伐而无得力将帅,反而误了自家性命;看着辛稼轩拿着万字平戎策去换东家种树书…… 太难了,想在大宋做成一番事业太难了。 那么多的先贤、前辈做不到,难道是因为他们无能?当然不是,只不过是时势所迫,被太多人拖了后腿! 而今日宋军至此,难道是因为我赵某人才能出众? 我只不过是运气太好了,时势来得猝不及防! 可笑的是,这时势又全非大宋努力得来,而因为金国的内乱! 因为金国的数十万精兵勐将俱都折损在与北方黑鞑的战场! 因为金国内部,那个叫郭宁的汉儿凭借强悍武威席卷了金国半壁江山,迫得金国的王子只能凭着东京汴梁,祈求在三方会战中得到活下去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