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把表送我办公室
30~40年代,钟表行业是潮汕商人的支柱产业,比如李家成的岳父庄静庵,泰国首富黄子明,都靠此发家。
杨成也属于典型的潮汕商人,1943年,乘着这波浪潮创立了安氏表行。
但真正让表行腾飞的,却是其子杨守成。
1964年,年仅22岁的杨守成拿着父亲资助的二十万港币,在九龙弥敦道开设自己的钟表店。
他仅用了两年,就拿下了欧米茄及劳力士的香江代理权。
这一番操作,直接让他在香江同业中奠定了地位。
1973年,他把旗下钟表珠宝及一些物业成功做到上市。
这家公司,目前叫做“好世界”。
但在后世,它有个更响亮的名字:英皇!
周二上午十点,李清源带着伊莲娜,准时见到了杨守成。
杨守成今年三十三岁,个子不高,但他的气质会让人忽略这一点。
同大佬们千奇百怪的长相不同,杨守成在相貌这一点,是能拉高大佬群体平均值的存在,岂止一個儒雅而已。
见到他的时候,他手里正拿着一份《信报》看的津津有味,从这点上就能体现对方待人接物绝对不简单。
“您好杨生,我是《信报》文字记者李清源,后面的是摄影记者伊莲娜。
李清源做了一个简单自我介绍,随后开始送上第一顶高帽。
“感谢您能接受这次采访,我代表《信报》表示荣幸,因为这次专访,我们将记录下一位伟大企业家的起点……”
杨守成本来只是笑容和熙,虽有亲和力,但公式化的痕迹很明显。
可听到他的话先是一愣,旋即便忍不住大笑。
好嘛,我现在坐拥一家上市公司,身价上亿,你说我的事业才刚刚起步?
他忍不住上下打量着这个记者。
年纪很轻,样子很靓,关键的很会说话,仅用一句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破冰作用。
“李记者真会说话,那我可要好好努力,不能辜负贵报的期待才是。”
李清源神态谦逊,默默送上第二顶高帽。
“杨生这么说,可给了我很大压力,香江报业竞争如此激烈,何况传播媒介会随着科技更新,我们也没信心与您一路同行。
所以一定要做好这次专访,这样当后人回望您创业史的时候,会记得有一张叫做《信报》的报纸,有一个叫李清源的文字记者……”
伊莲娜翻了个白眼,她胸口挂了个相机,但此时已经被两者忽略了。
虽然又被捧了,但杨守成没飘,他分析了一下李清源的话,很诧异这个记者居然有这番见地。
目前世界上的传播媒介,主流依然是报纸,但电视的普及,已经或多或少影响了一些报纸的生态。
别看现在报纸依旧如日中天,但未来随着卫星天线的普及,还有科技的革新,说不定什么时候,报纸这种传播媒介就会被取代。
身在局中,却能用超脱时代的目光理性看待,说明这个人很有眼光啊。
“李先生在《信报》,并未是普通记者那么简单吧?”
李清源再次保持谦逊的姿态,第三顶高帽送出去,但话风却变了。
“杨生慧眼如炬,我目前在《信报》担任社长助理,同时,我也是一家报纸发行公司的创始人。”
这顶高帽的逻辑是和前面搭配的,一个普通记者的虚伪赞誉,自然不及同为创业者的真心钦佩。
杨守成再次爽朗大笑。
“哈哈,我就说你没那么简单嘛,对了,在采访之前,先和我说说你那家报纸发行公司。”
他是好奇,既然李清源话里透露出不看好报纸未来的意思,怎么还会选择发行公司作为创业方向?
李清源闻言苦笑,第四顶高帽猛往上送。
“不瞒杨生,就在不久之前,我的口袋里还只有19块,能让我入职《信报》,并且直接担任社长助理这样的主要职位,恰恰是因为那家发行公司。
而我也因此,得到了采访杨生的机会,不然想见您这样的人物,我恐怕至少先到您的公司努力工作十年。”
这种马屁谁吃得消啊。
杨守成发誓,他从没这么过喜欢一个陌生男人,离开老板椅,屁股往沙发上一坐,挨着李清源,目光变得极度好奇。
“从19块钱,到一家发行公司的创始人,和我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伊莲娜神色复杂,她自认对李清源了解颇深,缺失的就是这一段。
那天扮演拜金女友后,她很快得知了一个真相。
那家看起来规模不小的公司,背后的老板居然有李清源一个。
这让人情以何堪,为何原来大家都是穷鬼,默默关注你的我还有几分优越感,怎么几日没见,你突然发迹了?
让李清源讲创业过程,是正中他的下怀。
他也没吹嘘,平铺直叙的讲了起来,包括成立发行公司的初衷,仅是让他能作为跳板进入报社也没隐瞒。
后来如何结识叶盼盼,如何做问卷调研,又是怎么通过曹明志结识的骆有梅。
他还特地吐槽了林骆夫妇两口子如何踢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