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自降身价
鉴于其极高的关注度,记者围剿,他不得不接受各方媒体的采访。
“大家注意安全,别挤。”
大厦内闻讯跑出来的安保人员提醒道。
来自网易的记者伸着胳膊,眼镜都挤歪了,半眯着眼调焦,问:“陆老师,关于这部戏女主角的人选,能否透露一二?”
“人选未定,等剧组通知吧,况且我签了保密协议。”陆远找了个借口。
记者泄气,话锋一转,提及网络上的一些争议:“我注意到部分网友认为,已经荣获视帝大满贯的你,电影票房30亿,选择主演偶像剧是一种‘自降身价’的行为,对此你有何看法?”
“什么是身价?”
陆远反问回去,又自问自答:“我是名演员,选择自认为不错的剧本,为观众带来好的角色和故事,仅此而已。”
“偶像剧遭鄙视不受待见你怎么看。”
陆远看向身边乌压压的记者,语气平和:“关于网友心中所谓的‘鄙视链’,这更多是一种主观偏见。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影视剧亦是如此,皆为观众服务,无高低贵贱之分。
少不更事时我也秉持类似的观点,但近几年的演艺生涯让我逐渐意识到,这个想法其实相当幼稚。
电影、正剧、偶像剧它们不过是影视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通过不同的故事载体,触达并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群体的情感与审美需求。
正如小朋友喜欢《魔幻手机》之类天马行空的剧情,年轻女生喜欢偶像剧、婆媳剧,男性喜欢权谋,悬疑
所谓的‘鄙视链’,究其根本,是部分演员在表演能力上的不足,编剧对情节设计的不合逻辑。
而非影视剧类型本身的问题。
存在即合理。
偶像剧并无过错,重点在于演员是否用心去诠释每一个角色,剧组对服化道的安排是否符合,导演是否讲好故事。
请问,有谁规定偶像剧不能用正剧的严谨来对待?
没有。
有谁规定演绎偶像剧的演员,演技一定得青涩?
没有。
又有谁规定,电视剧不能用电影的高标准来打磨?
也没有。
从来没有明文规定,只是大家觉得,某某类型低人一等。
这个观点不对,太狭隘。
只要资方、演员、导演、编剧等所有创作人员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无论何种类型的影视作品,都有机会成为观众心中的经典。”
“……”
“咔嚓咔嚓。”
“陆老师…”
“砰!”
回到车上,陆远掏出手机,刚才有电话进来,但没时间接听。
国贸大厦的轮廓渐渐消失,副驾驶位,郑芊将视线从窗外收回,看眼后视镜,迟疑道:“老大,你真这么觉得?”
“什么?”
“偶像剧不比其他类型的剧差呀。”
“当然,无非是个投入问题,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偶像剧质量低下,倘若剧组资金充裕,编剧用心,能请到适合的演员,怎么不能拍出好剧?”
陆远抬眸,道:“站在商人的角度,PPS需要一部偶像剧,一鸣惊人,而单纯从演员的角度出发,剧本好坏,角色是否契合,才是关键所在,与类型无关。”
郑芊眨了眨眼睛,她一直觉得明星拍戏就是为了赚钱,咖位不过是一种商业议价能力,钱给到位,电影咖也不是不能下凡拍电视剧。
但陆远刚才的言语,似乎跳出了这些条条框框,真的是从演员本身去看待问题,剧本,角色。
好吧,老板站着说话不腰疼,自身是大满贯,电影票房也高,加上财富自由,完全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演员如今不过是他身上的一个标签,只是他格外认可这层身份罢了。
她还在琢磨,陆远结束微信聊天。
“去日坛公园,万达宋歌约我。”
“好。”司机小李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