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女画家笔下的老教堂
黑色的画筒中总共有三张画。
顾为经用手在画筒内部摸上去的一瞬间,眉头就是一皱。
这些画的保存方式有问题——是向内卷起来的,而且卷画的画筒中间没有任何填充物。
“非常低级的错误。”
顾为经脑海中立刻转过一个念头。
油画是三维的艺术,颜料并非简单的二维平面。
它有体积,也有厚度。
如果亲手摸过一张画的画纸,就会非常直观的感受到,画面的表面像是粗糙的颗粒板一样凹凸不平。
这是画家在画布上用笔涂抹所留下的痕迹。
颜料一层层的凝固在画布的表面,形成了油画独有的光泽和质感。
这些颜料比较脆弱。
所以画完之后,妥善的保存也非常的重要。
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油画的表面的颜料发生风化干裂,会在画布的表面喷上一层光油,然后用画框在避光处固定。
如果实在嫌弃画框占地方,用画筒卷起来保存不是不行。
只是为了更好的保存,使颜料不会相互挤压,就算你要使用画筒收纳,一个最基础的原则是——卷油画的方向应该是有颜料的一面向外卷,不能像顾为经手中的这個画筒一样将画面折向内侧。
正常来说,还要放一个较厚的纸筒在画筒中心,防止画作被意外压扁。
这些是保存油画的基础常识,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只要用点心就不会做错。
这三张画被如此草率的处理,就两个可能。
要么经手这些作品的人是一个外行,要么就是觉得这三张画非常不值得被重视,当成了普通的垃圾。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顾为经当时心就凉了半截,他知道如果是精品油画,绝对不会被这样对待。
他还是耐下心,依次把三幅脏兮兮的画布在自己面前展开。
这些油画看上去应该曾经是大文豪酒店房间里陈设和装饰品。
最上面的第一张看上明艳些的油画,顾为经只是扫视了两眼就失去了兴趣。
怪不得经手这些画的人表现的非常轻率。
这确实不是什么好作品。
甚至,这根本就不是一张油画,而是一张印刷品。
现代油画颜料是质密的膏状物,印刷品是一层附着在棉布或塑性膏表面的彩色网点,
只要随便对着侧光看一眼,很容易就知道这幅画的真假。
这也正常,看着展台上的标签,顾为经本来也不应该心中带有太多的期待。
世界上绝大多数酒店里的艺术品陈列都是这类的东西。
印刷品比手绘油画便宜的不是一星半点,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游客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区别二者间的区别。
“二十世纪精品老画……也是真的敢吹。”
顾为经无语的吐槽。
第二张画也是一模一样的毫无惊喜的作品,然后是第三张画,还是一样的脏兮兮,还是一样的……
慢着!
本来心中已经被失望所淹没的顾为经,在拿到画纸的一瞬间就意识到了有什么东西不对。
自己的目光还没有落在画纸上,但是触觉已经先一步将信息反馈回了脑海。
这张画布的感受明显和前两者有所不同。
前两张画都是画,不,是印刷在棉布上的。
用棉布作为油画底材的优点是便宜。
缺点是除了便宜之外的一切。
棉布过于光滑,没有弹性,会被酸性颜料所侵蚀。
而这张画布,它触手所及柔软而又有弹性。
布面的底材上有独特的纹理风格,能感受到植物纤维纵横编织的感觉。
这是一张纯亚麻画布。
这可是稀有的好东西,尤其是对于老画来说。
即使在纺织工业高度发达的当代,一卷被称为“纤维皇后”的天然雨露麻画布也要高达几百美元。
很多学画者都用不起高级的纯亚麻画布,会用绵布或者半亚麻混纺布代替。
一张纯亚麻画布的价格是棉布的好几倍,对于一个画师来说是不小的开销,越是早期的画师越是如此。
顾为经精神一振,
他低头仔细的观瞧这张画布。
这一看。
他又愣住了。
顾为经完全没想到,他能看到一张……这么不同寻常的作品。
这是一张暗色调的油画。
印象派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打倒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姿态登上了美术的舞台。
它反对任何宗教神话题材的作品和画面灰褐的色彩。
这张画的明明采用了印象派的技法,主题却反其道而行之。
画师所刻画的是雷雨天中的老教堂。
整幅画大量的使用了深色的光点,再加上画面保存的不好,脏兮兮的。
不少颜料风化和干裂的痕迹破坏了画面原本的协调。
看上去像是从泥土中捞出来的一样。
顾为经将这幅画拿到手里第一印象就是一种强烈的违和感。
它完全和自己以前所接触的任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