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寸秒寸金
幅较为迷你的作品,宽仅有半米。
每年卢浮宫都能接到不少的游客疯狂吐槽投诉,就因为《蒙娜丽莎》的尺寸实在太小了。
以卢浮宫所要求和防弹玻璃之间的安全距离。
根本就没法看的很仔细。
在专门的展厅前排两个小时队,然后在小画框前站三秒钟,再被后面的游客一头雾水的给挤出去。
可《蒙娜丽莎》再小。
达芬奇卖给弗罗伦萨富太太的肖像画,也要比一张16开的水彩练习本的尺寸大个六、七倍的样子。
类似魔都双年展等比较宽容,很有国际范的画展。
它们原则上对投稿作品的尺寸下限没有太多限制。
要是参展者对自己有绝对信心,或者对观众和评委的视力条件有绝对信心。
你搞个指甲盖大小短小精悍的“核舟记”当成雕塑门类创作,给组委会投稿也不是不行。
反正让不让你投稿是一码事。
能不能上展,能不能获奖是另一码事。
客观上大尺寸作品相对于小尺寸作品总是更有优势的。
人们的奇怪基因天性就在喜欢各种各样的场合比尺寸。
现代的东西方画家画画全部都正在越画越大,这是世界艺术潮流发展的主流大趋势。
中国画自古以来都是按平尺来算价的,越大越值钱。
而拍卖领域最经典的例子。
莫奈的《睡莲》系列在给收藏家富豪的宣传的时候,色调、风格、绘画时间上的优先级评定都没有那么高,买家也未懂。
就一个简单粗暴四海通行的硬标准——
“大爷,咱的尺寸越大,价格就越硬,这画就越好,再加个1000万呗?”
这话也不全是忽悠人掏钱的话术。
画大画小都各有难点。
反正画的越大,绘画整体气质就越难以圆润如一。
绘画的时间越长,也越容易出问题。
曾经东夏一位胡润艺术家富豪榜排名前列的大师,他的一幅价值六百万美元的精品大型写实油画,画了很长时间,快要完成的时候,就被画室里的学生没注意,一个运动鞋大脚丫就踩上面了。
能画一幅很大的问题不出大错。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评委和观众都会多多少少的倾向于给一些印象分。
自然也不能玩的太过分。
不少双年展就是担心会有画家想要出名,钻这种空子,对投稿作品的尺寸下限没有要求,反而对上限有要求。
你要想投稿尺寸超过3米x4米的那种超级大画?
不好意思。
不是不让你投,你得先单独联系一下组委会,征得同意和许可才行。
而像是新加坡双年展,横滨三年美术展,绘画门类起步就要求是长宽都在40cm*40cm以上。
这是大量公众展览的硬性底线。
低于这个尺寸,即使16x20英寸,这种艺术生挺常见所接触到的小尺寸油画,抱歉,画破天来,人家根本就不要。
而中幅尺寸的水彩。
保险起见。
完全顺遂的情况下,留足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一次画完,才是比较妥当的。
强调一次画完。
也是因为水彩与水墨写意画,分别为东西方绘画领域以水为媒介的代表性画法。
它们各自所表达的内涵和哲学思想,透视原理,南辕北辙。
但不少底层技法上的东西,也微微有些几分殊途同归的相似性。
优秀的水彩,是蛮讲究一气呵成的。
玄学一点的说法是因为,东画一会儿,西画一会儿,精气神就全断了,像是一条被砍的七零八落的蚯蚓,无法顺畅贯通。
七零八落的蚯蚓活不了。
精气神被斩得七零八落的绘画作品,失去了生命力和灵动感,同样也只能落入下乘。
更直白一点的解释,还是因为水溶性颜料的特性所决定的,除了因为水彩色彩难伺候,画的旧了干干湿湿容易裂以外。
它每一次颜料的晕染都是独一无二的,纸面上不同的湿度,不同的颜料搭配和笔触出轨迹,会形成独一无二的笔痕。
西方画家没有“一气呵成”这个说法。
德威的教材上有个类似的专业术语,叫做“magictiming”。
直译叫做魔法时机,意思是纸面第一次接触水面后,足够湿润,又没有干到平光(阳光直射时发生反光)的时机。
这是让颜料完美的发挥魔力的时刻。
很多作品的魔法时机只会出现一次。
如果一片云海只晕染了一半,过一晚上已经干了,再把剩下的继续画完……嗯,讲道理,倒也没那么玄。
老实说,只要你的画技够好,达到90分的相似程度,让普通观众几乎看不出来完全不难。
95、96、97分。
都能做到。
至于能不能将纸张的湿度和颜料的感觉,做到100分,完美的融合为一体,毫无凝滞的感觉。
那就很难讲了。
大部分画家,实际上还是很希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