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侯爷想死还是想活
天子真的不知道他周亚夫天天偷懒?只是周亚夫偷懒,对天子来说是个好事。
.........
未央宫中
刘彻看着走进来的陈去虏,脸上带着几分真切的笑意。
“去虏,你可算是来了。”
“坐坐坐。”
天子的年岁与陈去虏相差无几,以前刘彻尚且是一个普通皇子的时候,就经常与陈去虏有信件往来,如今他成了皇帝,自然也不会自持身份。
当然,更重要的是刘彻知道,陈去虏在军事上也颇有才华。
这样的一个人,自然是要拉拢的。
若将来卫青不能成为太尉、大司马,那么便让陈去虏顶上去。
虽然刘彻对陈氏的信任不如对卫青吧,但总是比周亚夫要好许多的。
毕竟权力是交给陈氏让人放心,还是交给周亚夫让人放心?
若是有人开口询问刘彻这个问题,刘彻会毫不犹豫的回答陈氏。
因为陈氏“不争”。
........
黄沙大漠滚滚,烟尘气充盈在这其中。
一轮大日高高的悬挂在半空上,像是巨大的火球照耀一切。
明月之下,一队车马慢悠悠的走着。
按了按额头后,陈辟掀开了马车的帘子,看向远处的若隐若现的城楼。
“边关,终于要到了。”
他转过头看向周围的侍卫:“一切小心。”
侍卫们也都严阵以待,脸上带着恭敬之色:“公子放心就是了,我们早有准备。”
两人话语之间,远处烟尘荡漾而起,一队人马迅速逼近。
而这车队的士卒、兵将等人神色不变,整齐划一的将武器拿了起来,他们的脸上甚至还出现了些许的“期待”与“渴望”之色。
他们在激动!
当然激动。
因为他们许久没有经历战争了。
铁鹰卫士,何时惧怕过旁人?
马车中,陈辟闭上了眼睛,心中则是想着等到回到长安之后、回到大汉之后,如何处理车上拉着的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可都是能够决定大汉存亡的...
尤其是那名为“棉花”的作物,若是将其好好栽种,而后将其做成棉衣,自此之后,边疆将士恐怕就不必担忧寒冷了。
半个时辰后
黄沙上一片狼藉,所有人都在沉默的收拾着东西。
那领头的侍卫“歉若”走到陈辟面前:“公子,人都已经解决了,看着不像是马贼,也不像是西域诸多小国之人。”
他略作犹豫,终究还是道:“倒像是匈奴的人。”
匈奴?
陈辟挑了挑眉,脸上闪过一丝讶异,他以为凭借着他在诸多西域小国中做的事情,那些小国的国王应当会想要暗中杀了他才是。
但怎么来的是匈奴的人?
他打了个哈欠,疲惫的说道:“管他是什么人,他就是马贼。”
“西域当中,马贼众多,我们能够杀得了一次,杀不了第二次,让车队的人加快速度,尽快回到大汉境内!”
“延误者,斩!”
.........
狼居胥山
匈奴可汗坐在王帐之中,神情寡淡:“本可汗欲对大汉发起进攻,尔等所想如何?”
这只是一个惯例询问,无论回答的到底是什么,都不影响莫斯可汗对大汉发动进攻,但这些人却是直接开口支持道:“我等都听可汗的。”
........
建元二年,秋。
当秋日到来,寒风萧瑟之中,长安城中接到了边关的八百里加急信件。
匈奴叩关,边关危机!
请长安城派遣人手,前往救援。
朝堂之上
天子博然大怒,脸上带着的怒火几乎是将所有的一切都给焚烧殆尽。
刘彻看着下方的群臣,一脸漠然的说道:“匈奴人是想要欺负朕年幼么?只是他却忘了,朕虽年幼,然则大汉不年幼!”
他直接挥手,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也没有与任何人商议。
“传朕之令,令韩德广为主将,卫青为副将,率兵支援边疆!”
“以斩不臣!”
刘彻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台下的众多臣子纷纷附议:“臣等,遵旨。”
建元二年秋,匈奴叩关,而天子令韩德广、卫青二人北上支援。
这是一个恢弘的传说故事的开端,也是一段英雄史诗的开篇赞歌。
...........
下了朝会之后
周亚夫慢吞吞的走在这台阶上,神色中带着百般思索,他在等陈秋的到来。
当陈秋走到他身边的时候,这位绛侯、太尉,终于开口了:“陈相对今日之事,如何看待?”
陈秋只是一边走着,一边说道:“如何看?”
他有些茫然:“匈奴叩关,自然是要派遣去支援的,我觉着挺正确的。”
周亚夫看着陈秋,与他的眸子对视,两人都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到了对方眼底深处的那一抹狰狞。
“陛下信任外戚,这也是陈氏想要看到的事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