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引燃的烽火
然而在过去,他却没什么机会拥有这样一张毯子。
狩猎过不少的野兽,獐子狍子,偶尔也有山猪,甚至还有老虎,然而那些野兽的皮子海东青一张都没能留下来,都被他卖了换钱,以此填饱肚子。
他被人叫做“老猎户”,是因为他狩猎的年岁不短,打过的猎物不少,但到头来终究还是穷的叮当响,每年的秋冬都要到码头上做苦力,一日停歇不得。
只不过日子虽苦,海东青却不像其他猎户那样,到头来没驯服山林,反而被那厚重的群山压弯了脊梁,灰暗了神采。
海东青由始至终都只是一副模样,既跟山林斗争,也投入山林的怀抱,既看重钱,也没那么在乎钱。
他是长白山猎户里在山里过夜最多的人,时常只披着一张残破的兽皮,望着火光度过长夜。
“小木屋?在深山里还有这样的东西?”
马小玉也不由地好奇,一张口从嘴里喷出来的水汽便扑到尹秀的脸上,叫他视线模糊起来。
“就像那些在沙漠里探险的人,返程时会将一部分物资留在某个地方,以供后来者使用一样。”
尹秀解释道:“这是一种相互帮助的不成文约定,没有规定谁一定要做,怎么去做,只是很多人都会遵守。”
“差不多。”
海东青点头,“那些木屋,其实更应该说是棚子,但是四面都有遮挡,里头备有柴火,炉灶,盐巴,有些时候甚至还有一点干粮。
猎户遇到急事,难事,走投无路了便会去到这些木屋里,在那里度过一天半夜的。
也因为受到了这些木屋的帮助,因此日后他们想起来,也会愿意往里放一些东西,以期望能帮到别人,这是长白山猎户的传承。”
“这还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尹秀感叹着,往马小玉那边又挤过去一点,然而马小玉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坐了起来,使得尹秀一张脸撞到她腿上。
“怎么了?你也有什么感慨了?”尹秀不解道。
“不是什么感慨?我是想问,那里是不是就是猎户的小屋?”
马小玉指着远处的山头。
此刻她们在岩壁底下,大半的天空和视野都被岩壁所遮挡,马小玉所指的方向正是从岩壁的缝隙探出去的。
尹秀抬头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不由地也瞪大了眼睛。
只见在黑暗的群山之中,突然有了一点光亮,看起来像是星星。
然而星星正高挂在天上,没有落入凡间。
如此的话,那便只能是火光,熊熊燃烧的火光。
“那是猎人的小屋吗?”马小玉再次问道。
“依我看,是猎人的小屋着火了才对。”尹秀呢喃道。
海东青却是眉头紧皱,“跟你们两个说的没关系,那东西不是什么猎人的屋子,可是我也……”
“是烽火台。”
任七已经走了过来,没理会几人的惊讶,自顾自蹲在篝火边,伸出手去取暖。
“烽火台?”
刘半仙愣了愣,“那玩意不是只在城池边上才有吗?边塞也有,一座连一座的。”
“这里就是边境。”
任七看向外边,“而且也是一座连着一座。”
几人听任七这样说,立即先后走到外头,往外边看去。
只见在黑夜里,就在他们要去的方向上,十几个山头都燃起了火光,一团团的,好像真是有人依次点燃了烽火。
烽火在古时候是一种通报信息的手段,一旦有敌人来袭,便立即会有士兵去烽火台上点燃烟火。
据说火焰之大,烟雾之浓,以至于几十里外的观察哨都能一下看到它,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只要一座烽火台被引燃,在它数十里内的其他烽火台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先后引燃。
然后这来自边境,代表着战争与灾厄的火焰便会迅速从起点开始,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传遍全国,最后到达京师。
只不过如今是电报和火车,轮船的时代。
烽火台即便是在更久远的年代,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也早已被所谓的飞鸽传书,千里加急所取代了。
“那是一种信号,还有警告。”任七说道。
“警告?”尹秀问道。
“没错。”
任七那冷到发白的脸终于因为篝火的热量而回复了一些。
“我听说过,在长白山,朝廷未建立之前,就已经有土著留下烽火台了,据说是商代的遗迹。
后来皇族来这里祭祀,又将那些烽火台当做古迹,把它看做是山神的象征,将它们重新修复了。
也许本身它没什么意义,因为如今已不像过去了,玉京想知道一个地方的状况,不可能通过烽火来传递信号。
然而此刻在这山里,这样的火光却颇有意义,它应该是某种集结,戒备的信号,也是一种对外来者的警告。”
“白莲教已经到达行宫周围了吗?”刘半仙担忧道。
尹秀摇头,“应该不是白莲教,反而是恭亲王的兵马才对。”
“你是说朝廷的军队?是他们点燃了烽火台。”
刘半仙愣了愣,随即也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