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献药
大计已定,便须商榷细节。辛弃疾随即询问陈玄风:“你觉得咱们飞虎军应该如何行事,才能更好地策应主战场上的大军?”
陈玄风就有些无语,实话实说道:“您老要是问我觉得应该如何行事,那么我觉得咱们最好不参与这次北伐。”
“你又来了!”辛弃疾有些哭笑不得,刚刚这家伙还拍着胸脯豪言壮语,这会儿却又敲起了退堂鼓,只苦了辛弃疾不是后世人,否则一定会当场质问:搞毛啊!
“这场北伐,咱们大宋在军事方面是准备不足的……”
陈玄风本想就着话题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却被辛弃疾摆手止住,“老夫何尝不知其中弊病,可是这北伐实在是国人期盼已久的壮举,况且老夫已不久于人世……”
辛弃疾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现任权相韩陀胄之所以极力倡导北伐,名为收复山河、匡扶宋室,实则为了打击政敌,清除异己。只因其政敌都是主和派的首脑。
你们主和,我便主战。只要皇帝同意我的方案,你们就给我靠边站!
虽然韩陀胄北伐是为了打击政敌,但是北伐毕竟是辛弃疾一生追求的理想,能在有生之年赶上,岂能不参与进去、竭力一搏?哪怕最终输了,哪怕为此失去了生命,也好过抱憾终生。
辛弃疾更知道仅凭大宋现有的军事实力,实在不足以在战场上连胜连捷,因此才更加坚定了重建飞虎军、从敌后袭扰的思想,至于飞虎军能做多大的事,立多大的功,那自然是越大越好。
所以他才会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敢打敢拼,且武功高强的英雄来担此重任。英雄的能力越大,飞虎军的战果就越大。
没有人知道,他对飞虎军寄予重望,正是因为他对正面战场缺乏信心。
但是这些话能跟下面人讲么?不能。还没出师呢,先说丧气话,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尽管他清楚陈玄风的意思,却也不愿多说这些不利于士气的事情。
士气宜鼓、不宜泄。
然而此刻陈玄风关注的,却已经不是辛弃疾是否能够理解自己的善意提醒,而是辛弃疾所说的“不久于人世”,当即问道:“可是您老的肺病,不易治愈么?”
辛弃疾道:“不瞒你说,昔日老夫于敌营擒获叛徒张安国时,被一高手偷袭,背后挨了一记劈空掌,就此落下了病根,无药可医,几十年来,几乎全凭每日午时以内功压制。”
陈玄风闻言不禁黯然,心说辛老啊辛老,你的命好苦!这个时代里没有神医啊!
北宋有阎王敌薛神医薛慕华,元末有蝶谷医仙胡青牛,明朝有杀人名医平一指,清朝有毒手药王无嗔大师。唯独南宋没有!
黄药师虽然也号称精研药石,但是陈玄风却知道,师父治个头疼脑热不成问题,要治辛弃疾这样的疑难杂症只怕力有未逮。如若不然,为何在原时空的几个月后他挽救不了黄蓉她妈一条命?
更不要说此时自己根本不敢去见师父求助。
如果一定要在南宋这个时代找一个在世的竹林圣手,就只能去找外国大夫——天竺国有一名神僧,乃是南帝一灯大师的师弟。
只不过此人的命却比辛弃疾更苦。这位苦逼的大和尚于南宋末年来到中国,刚一出场,找到了情花的解药断肠草,还没来得及告诉别人,就被李莫愁一根冰魄银针给打死了。
所以,虽然时代里有这个外国大夫,但是这时候如何来得及去天竺找人?也不要说路途遥远,自己又不认识这个天竺和尚,就是南帝段智兴出家才几年?这当口南帝是否认识那个天竺和尚都在两说呢!
总得是在南帝出家以后,再因为某种原由中印两国僧侣发生交流,才有机会认识天竺和尚、再拜为师兄弟吧?
所以辛大人这病,陈玄风是一点都帮不上忙,别看他是穿越者,穿越者也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不过陈玄风倒是真有找一找天竺和尚的打算,此事无关乎辛弃疾的病情,而是关乎到九阴真经。九阴真经里面有一段梵文,是真经总纲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几年后的郭靖能够稀里糊涂地跳过这些梵文练成九阴,那是人家天赋异禀,大智若愚,自己可不行,得趁早找个印度翻译,如果正好能够找到那位不会武功的天竺神僧,岂不是一举两得?既可翻译真经,又能学到医术。
陈玄风在这里浮想联翩,辛弃疾却不知他的心思已经飞到了印度,继续说道:“若非这宿疾缠身,轻易不得动用内力,此时老夫又何至于寻找别人前去犯险?早就自领一支兵马越境杀敌了!”
陈玄风闻言便即恍然,怪不得这个时代的武林里面没有传闻五绝之外还有辛弃疾这位高手,看来辛老已是多年不曾与人交手了。
天下武林、人才辈出。几十年的光阴逝去,即便是黄裳和独孤求败那种冠绝当世之人,也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茶余饭后,更何况是四十年前便已步入政坛的辛弃疾?
短暂的激昂过后,是再次无奈的叹息:“唉,自家的身体自己知道,老夫怕是已经熬不了三年两载了,所以更须在有生之年,一展胸中抱负!”
听到此处,陈玄风已经彻底理解了辛弃疾,说道:“在下懂了。辛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