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三顾广陵
回广陵搭建水军班底,还自带军粮,真是天下信义之士呐。”
“府君,在下从孙将军处,打探得一条好消息,孙将军其实于十日之前,就已派出华子鱼赴许都示好求封。
回到芜湖后的鲁肃,倒也没被诸葛瑾为难。
刘备忍不住搓了搓手,流露出一两分“这怎么好意思呢”的神情,但很快控制住了。
孙策果然长得颇为英武不凡,有一股狠厉枭雄之气。
因为这次没有提前通知刘备抵达的时间,刘备也没法到江边码头迎接。
另一方面,关羽回到广陵后,肯定也要帮刘备多扩练水兵,士兵增加后,战船就成了问题。现在按照一半编制人数超配战船,将来部队规模就可以直接扩大一倍,而不用被造船能力卡脖子。
……
关羽耐心地听刘备说完,这才紧紧抓了几下刘备的手臂:“大哥!现在是说这些的时候么!军情什么时候说不得,你可是把我派到子瑜处,整整半年有余了!如今都第八个月了!
鲁肃那边也差人给周瑜送完了回信,承诺的事情都做完了,便答应跟诸葛亮同行,去广陵见见世面。
天亮后,他的神思才放松下来,看着自己庞大的船队,他还是忍不住坐在甲板上感慨:“当初大哥给子瑜借兵,真是一个再英明不过的决定。
鲁肃忍不住心中暗忖:“我还以为天下诸侯之间借兵,都是如袁术和孙策之间那般尔虞我诈,一个拿传国玉玺为质,一个借了之后还想连本带利全部控制住。
“原本不知先生也来,只备了云长和孔明的马,倒是失礼了。先生不嫌弃,就先骑这匹,虽是普通士卒所乘,但也驯顺。备兄弟都略有武艺,惯乘烈马,却是不便调换。”
如今看来,倒是我久在鲍鱼之肆,已不觉其臭矣。天下竟还有这样纯凭信义行事的诸侯。
诸葛瑾甚至都能凭借这些新证据,大致推演出孙策的内心戏:先干掉严白虎,反正严白虎是贼,不是汉臣。对许都朝廷表忠后,杀贼还是能继续杀的。至于后面王朗,肯定多半是找借口制造摩擦。
鲁肃出于感激,也白送了诸葛瑾一条刚刺探的情报,也就是孙策亲口告诉他的那条:
鲁肃和关羽、诸葛亮醒了就闲聊,累了就回舱歇一会儿,又一日倏忽而过,航程也终于结束了。
鲁肃原先没见过关羽,他在芜湖那些日子,关羽就忙着埋头练水兵,想要带回去给大哥,别的什么都没顾上。
而诸葛亮也趁机帮着介绍:“亮此番恰逢一友人同行游历,正要为将军介绍:这位鲁兄名肃字子敬,自袁术治下归义而来。
刘备闻言,眉毛立刻跳动了一下。
这哪怕没有别的本事,光是在大局观方面,能跟诸葛瑾一般高屋建瓴,那就是非常了不得了。
在鲁肃来之前,诸葛亮就已经猜测孙策在被夺取芜湖后,情绪重新稳定了。但诸葛亮只有一些旁证推测,毕竟没有实打实的直接证据。
最近几天才刚刚改造好两千多水贼俘虏的关羽,带着这些新兵,加上他本部的心腹亲卫,凑起三千水兵,分乘五十艘艨艟,捎上了诸葛亮和鲁肃二人,跟诸葛瑾喝了几杯,互道珍重,然后就启航了。
但如此待人以诚,又如何能在这等尔虞我诈的乱世中活下来的?难怪去年这时候还有徐州四郡,现在被偷得只剩一个半郡了。
刘备说着,亲自去旁边侍从骑兵人群中,吩咐了一句,让一名骑兵下马,然后亲自拉着马过来:
表到许都,便是他正式与袁术决裂之日。孔明前日猜测,实在是精准,令人佩服。”
鲁肃听完的第一反应是吹牛,但听关羽能信口拈来说出很多细节,鲁肃也渐渐不由得信了。
芜湖和豫章今年是彻底的丰收,此前也没什么灾害。汉末天气寒冷,南方反而比北方不易遭灾。
在下已在居巢暂住两年,熟悉袁贼布防,请将军勿疑。”
他一方面是考虑到广陵今年虽然已渡过粮荒,但去年底子毕竟太差,估计刘备也只是能免于饥荒,存不下什么粮食。所以多给些艨艟,多运几千石粮食,够这些水兵吃很久。
三千士兵,当然不需要五十艘艨艟来运输,理论上每艘艨艟至少能挤一百多人,所以诸葛瑾这次显然是超额给关羽配了船。
所以鲁肃进来后,说明来意,并且转达周瑜的难处,孙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鲁肃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孙策顿时也遇到了道德难题,他也得成全对方的信义,便没有再提招揽。
鲁肃连忙接过缰绳和辔头,然后才致谢,翻身稳稳当当骑上这匹普通骑兵战马。
他不由跟关羽询问起其中细节,而关羽对于这种仗义之行,本就津津乐道,当然也不会吝惜言辞。
诸葛瑾同样是君子,他此前没有强行拆看周瑜给孙策的信,这次也就同样不会拆孙策的回信。
这次阿亮去广陵,正好把这个新情报一并带给刘备。
安慰完自己人,刘备也不能怠慢了客人,一个眼神示意关羽不必急切,他先招待一下孔明。
而且这样还能更好更快地展示刘备“建设水军、死守淮河到底”的决心,有助于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