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诸葛怎么说,曹操就怎么做
起看完最后几段,然后说说各自的意见:
“文若之论,奉孝、仲德以为如何?”
郭嘉、程昱看得很仔细,又稍稍琢磨了一下,郭嘉才率先奏道:“愚以为荀令君之论,确实高屋建瓴,刘备已经在讨逆中立了大功,司空必须亲力亲为,确保首功压过刘备、堵天下悠悠众口。”
程昱则想到:“荀令君所言,谋划正大,但只怕彭城这边,因此多拖一个多月,会不会延误战机?徐州剩余三郡,毕竟西边与朝廷控制的郡县接壤,南边还跟刘备接壤,刘备会不会最后趁吕布主力被歼灭的机会,北上捞取战果?
至于汝南那边,就算司空不能亲自督军完成最后一击,那至少此功也是子孝将军的,子孝将军作为司空心腹,原本一直没有机缘升迁显职,只是以议郎之位督军,是典型的‘权重而位轻’。此番若能斩杀袁术,说不定司空能把子孝将军直接升任四方将军,至少也是四征将军,都足以堵住悠悠众口了。”
程昱提到的这后半段,涉及到曹仁的官职——有一点其实应该提一下,那就是所谓的二夏侯、二曹,其实在建安初年时,在曹操麾下的官位都是不高的。
曹操当时还要演一演自己尊奉汉室的姿态,所以没给自己的兄弟们封高位,他觉得那样跟董卓、李傕还有什么区别?董卓、李傕就是全家列侯,一点都不演的。
但是曹操可以让族人放弃高位,却不会放弃实权。曹仁曹洪一堆区区六百石品秩的小官,实际上都能掌握万人以上的兵权,在地方上也是完全说了算。这次如果让曹仁立功杀袁术,当然能让曹仁提前一飞冲天,直接登上重要的将军位。
曹操对此却是不置可否,笑着摸了摸胡子,转向郭嘉以考验的语气,戏谑问道:“奉孝,仲德所问,你可能回答?”
郭嘉想了想:“愚以为,还是当以汝南为重。明公不需要子孝将军也身居高位,只要有实权就够了,还能借此止天下之毁谤。而司空本人在讨袁中的功劳盖过刘备,眼下却是非常重要,不宜分功出去。
另外,如若刘备敢动手,司空破沛县之时,刘备为何不动手?司空刚围彭城时,刘备为何又不动手?他难道不担心司空会速下彭城,然后把徐州除广陵以外全部占下么?
既然刘备错过了这两个时机,那就说明他是真被尊奉朝廷的大义名分束缚住了,被去年封他为车骑将军的旨意束缚住了,不愿意背弃那道圣旨的附随要求。
又或者纵然刘备有想过劝诱、迫降,但吕布在南线以陈宫为首,督促严谨,让刘备始终无机可乘,刘备又不愿旷日持久强攻。
或是因为要对付黄祖,兵力不足。或是没把握快速拿下,担心夜长梦多,引来朝廷责难、勒令其停止。总之,我以为彭城之战,不差这一两个月,还是当避免袁术那边夜长梦多——
否则,如果刘备攻下黄祖,拿下了桐柏山南麓、江北的随、邾之地。而袁术被我军逼迫后,最终从信阳谷翻越桐柏山南下,最终死在刘备手上,将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到时候讨逆全功都是刘备的,司空还何以辅政?”
曹操听到这儿,眼神才不由自主闪过一丝狞厉,连忙拿过地图看了几眼。
确实,汝南郡的南边,从信阳道翻过桐柏山,是可以抵达江夏郡位于长江以北的随、邾之地的。
八百年前,孙武就是在这条翻越桐柏山的信阳谷道内,带着北来的吴军、跟南边的楚国军队大战了一场“柏举之战”,灭了楚国主力,然后写下了《孙子兵法。
所以,冬雪解冻后,从信阳谷穿越桐柏山是绝对可能的!这可是写出《孙子兵法那一战的发生地!
袁术必须死在桐柏山北麓,不能死到桐柏山南麓!所以,曹操必须在刘备灭黄祖之前,灭了袁术!
曹操融会贯通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彭城、下邳晚两个月拿也没关系!汝南为重!而且,孤要先以偏师迂回,学当年孙武子堵死柏举、关门打狗!不能把袁术放到桐柏山南麓!他必须死在山北!
传我将令,虎豹骑随我暂时撤军,赶去汝南。其余围城步军留下,继续围困即可,一时兵力不足,也不用攻坚,只要确保吕布没法出城反击、就粮,消耗吕布即可!等我回来再收拾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