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此皆陛下所赐,承不过搬运而已
大司马案中的态度。
车骑将军表章言辞激烈恳切,力求严惩国贼杨丑,以正朝纲。在下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表文,但也听人转述过,车骑将军不愧是大汉忠臣,一心为公。
他一边劝曹司空不要被杨丑蒙蔽,犯下当年被满宠蒙蔽一样的错误。
另一边又劝袁大将军不要矫枉过正、穷追不舍,如果曹司空能惩处杨丑,便该收兵息战,身为人臣,不可对朝廷妄动刀兵。他还在表章中,用温侯前年之举为例,
说温侯当初起兵清君侧后,得知酷吏满宠被严惩、杨太尉得到昭雪,便慨然收兵,不惧被朝廷报复清算,这才是汉臣所当为,只要是为了国家有利、匡正了朝廷之失,便不计个人生死祸福……”
吕布听到这儿,不由有些脸上挂不住了。
他没想到刘备居然写了表章、来劝和曹操和袁绍!
而且刘备写的表,怎会如此义正词严、一心为公?更不可思议的是,刘备居然把他写得这么好?
吕布简直有点没脸见人了。
他自己当然知道,当年他在曹操封他为右将军、徐州牧、并且承认他对梁郡的占领后,就收兵回去了——这完全不是因为自己“为了匡正朝廷之失、为了国家利益,便不计个人生死祸福、不在乎自己将来被报复”。
前年他这么做,完全是因为贪婪!他就是看上了右将军、徐州牧的眼前利益!才反复横跳的。
刘备把他想得太好了……
吕布都忍不住自惭:“说来实在是惭愧。普天之下,布最对不起的人,也就是当年的丁刺史,以及后来的玄德贤弟了……
布虽反复无常,飘零半生,但对王司徒、对陈公台、对大司马,也算是以义报恩,对得起他们了。
对董卓、对袁术袁绍,我谈不上半分对不起,都是他们不义在先。对于曹司空,也没什么可说的,当年无非各为己利,公平一战。没想到,最终玄德会这么评价我……”
董承见状,却是觉得有点……好笑。
他没想到,吕布这样的人,居然还会惭愧。
不过这不是今天的重点,董承怕吕布继续感慨耽误时间,只好强行把话题拉回来:“人孰无过,温侯不必介怀往昔,当初你对不起丁刺史,也不过是被董卓蒙蔽罢了。
我刚才说这些,无非是想让你知道:陛下对于你与车骑将军这种不顾自己利益得失、只求匡正朝廷、指出执政者被蒙蔽之处的忠臣,都是看在眼里的。
将来如果还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希望你们继续挺身而出、忠义为国。不过温侯目前有伤在身,也别想太多了,先回去好好养伤吧。”
吕布听到这儿,知道对方今天是不会聊到戏肉了,也就很有眼色地撑起拐杖,准备告辞。
吕布一条腿中了弩箭,另一条腿却是完好的,他路上长途往来都得坐车。进入内院后,需要考虑谈话的保密性,他自然不会让侍卫跟着,就在伤腿那一侧的腋下柱一根杖,以他的武艺,照样行动无碍。
撑好了拐杖,吕布扭头又看了董承一眼:“卫将军可是另得了陛下吩咐?”
董承:“并没有,温侯不必多心。对了,我近日听得一首歌谣,颇有感触,乃是扬州别驾孙卲传来许都的,坊间只说是诸葛先生所作,也不知是伏波将军还是那位江夏太守。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当今之世,英雄豪杰多有雄极一时、最终却仅各领风骚三五年,我辈身处漩涡之中,岂能不谨慎?尤其温侯曾经得罪过不少人,要在许都安稳度过晚年,必须慎之又慎呐。
昔韩信一念之差,求为假齐王,本以为天下太平后,这事儿就算过去了,但最终还是被翻了旧账。温侯只需记住一句话:你我素无恩怨,还有一些人,也与温侯素无恩怨,只有这些人,才是永远不会和温侯翻旧账的。”
吕布默然,他已经听出来了,董承这是在劝他冷静,今天的回拜不要对任何人说,哪怕今天的谈话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
吕布自己也知道,自己把曹操得罪得有多狠。曹操今天接受他投降,不过是外面强敌太多,暂时不得不如此。
将来天下大局明朗,曹操清算自己的可能性,绝对比刘邦清算韩信的可能性高百倍,说不定都等不到天下彻底太平的那一天了。
“卫将军放心,吕布知道自己得罪人得罪得有多狠。有些人,无论我如何改过自新,也是不可能真心信任我的。韩信会以为出卖了钟离眜,就能挽回信任,我不会这么以为。”
董承:“温侯多虑了,我送你出去吧。”
吕布:“这样吧,既然话说到这份上了,我也多说一句。卫将军今日或许没有用我之处,但将来可能会有。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希望卫将军能先设法将仲达调离许都。
仲达已经没了兵权,他也不以武艺见长,留在许都也做不了什么。我也会想办法趁机夹带一些妻女之属出城、托他暂时庇护。我已经四十有七,不比当年无牵无挂。若是妻女还在身边,我怕是什么都懒得做。”
董承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