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舍弟诸葛亮 > 第649章 趁败升爵

第649章 趁败升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丞相谦逊,并不以封地为念。

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当初荀令君并不是反对丞相封公,只是反对丞相的封地太大。后来丞相主动愿意谦辞一部分封地,令君也就不再反对了。

天下人也就不会再怀疑丞相明升暗降的真意。”

郗虑仔细琢磨了一下,终于眉头舒展,连连点头。

司马懿说的这个招数,确实可以弭谤,虽说也有变数,但只要荀彧不作死,这个变数就很难爆发——

只要荀彧到时候别跳出来反对,非要申明“我当初反对的并不仅仅是曹操封地太大,而是反对他封公爵本身”,那这事儿就算糊弄过去了。

当然,如果荀彧非要跳出来打脸,那就是他自己作死。郗虑相信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后,荀彧不至于那么头铁的。

把前因后果梳理明白后,郗虑长叹一声,决断道:

“也罢,还是仲达思虑深远,我今夜便连夜作书,回复丞相。这事儿就按这个思路办好了。”

司马懿趁热打铁,最后补充了一点:“如若觉得仅仅只是减小封地、还不足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其他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比如宗庙、礼仪方面,也都可以劝丞相自行酌情谦辞。”

郗虑点头,把这些可以潜在退让的点都记录下来。

……

郗虑和司马懿紧急磋商之后,就把推进此事的最新处理思路,跟曹操密信回复了一下。

宛城和许都也不算远,加急一天多就能到,往返也就三天,所以此事的推进还是非常快的。

三天之后,七月初五的那次朝议上,郗虑便上表,向皇帝陈述尚书令荀彧近年来的种种功绩,请加封荀彧为少傅。

荀彧严词反对,称自己德不配位,但并不奏效。曹操安排了其他好几个人,一起坚持给荀彧升官。

皇帝刘协还不知道曹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曹操的代理人如此坚持,刘协也只能顺水推舟。而且他觉得荀彧的官职高一点,似乎也没什么坏处。

荀彧被挪走之后,又过了仅仅五天,下一次大朝议上,以平刘表之功、请封曹操为公的奏议,便走流程送到了皇帝案头。

刘协见表大惊,忙问群臣意见。

但这天的朝会,有很多人似乎提前得了消息,因故没来。

包括刚刚升任少傅的荀彧,也被曹操派了卫队和医匠去治病,被迫称病在家。

而凡是来了的朝臣,基本上都众口一词、称颂曹操功德。

事情到了这一步,刘协也没什么可说的,略微挣扎了一下,最后从了众议,让钟繇起草诏书,封曹操为魏公。

钟繇所写的诏书,自然是不得不吹捧一番曹操的历史功绩,最后概括说“……敦崇帝族,表继绝世,旧德前功,罔不咸秩;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

反正就是说曹操的功德,伊尹周公也不如他,既然如此,皇帝肯定要“朕闻先王并建明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所以籓卫王室,左右厥世也……”

说白了,就是拿当年周成王需要太公、周公、召公来对付管、蔡之乱举例。证明当今之世,皇帝也需要曹操来对付类似于“管/蔡”的刘备。

毕竟当年周成王的时候,“三监之乱”中叛乱的管叔、蔡叔也是武王的亲弟弟、成王的叔父。周公和召公打他们俩,其实是兄弟内战。

曹操现在是外姓人,要借口帮着皇帝打汉室宗伯刘备,那就只能把刘备比作管、蔡。彰显“哪怕是皇帝的亲叔叔叛乱都该灭,何况你还不是皇帝的亲叔叔”。

当然曹操跟周公、召公相比,还是有很大劣势的,那就是他是外姓。所以他不是“叔叔打叔叔”,只是“外姓打叔叔”。他就只好让钟繇再又臭又长地烘托,在诏书里多强调太公,淡化周、召,因为姜太公也是外姓嘛。

反正这些引经据典拿古人做对比的文字游戏,实在是没什么可赘述的。无论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想找几个正义的、行为模式又符合自己当前需要的古人,还不容易么?

诏书搞定后,刘协让钟繇亲自送去宛城。后续自然是各种辞让的戏码——

历史上,曹操封公爵、王爵的时候,那可都是辞让了的。不仅仅后来曹丕篡汉称帝需要辞让,而是前面每一步都辞让,简直是一次次重复作秀,也不嫌烦。

每一轮辞让,至少要间隔一轮五天的大朝议。

也就是初十、十五、二十刘协下诏,然后加急送到宛城。

曹操就要立刻让身边的文人写好辞表,再加急送回许都,赶在下一次朝议之前先摆摆姿态辞一辞。

好让皇帝在下一次朝议时继续让钟繇起草新的诏书、言辞更加恳切一些。

如此反反复复,整个戏起码演上二十天。

这已经是曹操能够操作的最快极限了。

后方搞这种操弄的同时,前线的军事对抗当然也不会受影响。

反正曹军现在刚刚败了两场,也无力再发起反攻,本就要转入守势,那就继续守呗。

这二十天的时间,都足够刘备那边,关羽的援军从扬州抵达武昌了。甚至在曹操演完时,关羽都已经抵达前线超过十天了。

也就是刘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