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王屠夫的美名
为他连汉阳城都没拿下来就急于搞地方清洗,有点半场开香槟的感觉。
人情世故上,也不允许王五将那二十多个吴军士兵军法从事。
原因是人家并不是他的兵,只是奉他老丈人吴三桂之命暗中支援的客兵。
就算王五真要杀人立威,也必须吴三桂点头。
若不经吴三桂就把士兵杀了,吴三桂心里不舒服,汪士荣、高大节乃至这两千多帮他打生打死的吴军将士都会不舒服。
心中若扎下刺,这根刺便永远扎在那。
王五想要的不仅仅是这两千多吴军精锐,他想要的是整个吴周集团!
如此,除非这些士兵十恶不赦,滥杀无辜,否则,他就不能挥动屠刀。
各打二十大板,再让高大节注意一下军纪,这个处置办法显然是较好的。
至于苦主的冤屈,王五也只能保持沉默。
占领汉川后,徐霖就奉命率骑兵继续东进,切断汉阳城同各地联络。
江上这一块,水师也完全执行了禁江令,导致汉阳守军彻底同武昌失去联系,及至明军大举前来,城内人心惶惶。
王五没有急于攻城,因为他想让汉阳城同汉川城一样走一条光明大道,而不是负隅顽抗。
汉川是县城,汉阳是府城,城池规模不同,城墙厚度自也不同。
同时,城内的官员意见也不像小县城一样那么统一,而是有左有右。
左,即降。
右,即守。
明军在王五部署下很快将汉阳城围住,情报表明城中守军有四千多人,但都是守备汛兵。
地方部队,战斗力不高,披甲率也低,火铳大概七八人才有一杆,城上火炮也仅六七门。
因此城中守军不敢出城与刚刚取得荆州大捷,重创几万清军的明军野战。
但明军第一次劝降后,城内也没回应。
“半个时辰后再喊话,不降城破不分老弱男女,皆屠!”
可能是汉川不战而降让王五体会到其“屠夫”威名妙用,于是果断吓唬起汉阳城中的清廷官员来。
也给了城中清朝官员另一个选择——“降者,除民外,余者皆可渡江去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