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清 > 第272章 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第272章 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汉阳渡江过来的参政钱文涛得知自家总管大人要参与劝进吴三桂称帝,惊的半天合不拢嘴。

半响才艰难说道:“此时拥立吴三桂称帝,恐怕难以服众,将军万不可糊涂啊。”

这是委婉提醒自家总管大人要三思再三思。

哪怕吴军兵强马壮,但吴军毕竟是打着朱三太子名义起兵,突然之间抛弃朱明自立为帝,各地响应的复明人士很难说会承认吴三桂这个天子,这要是因为吴三桂称帝导致联合抗清的各方势力分崩离析,无疑会葬送眼前的大好局面。

钱的顾虑王五都知道,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顾虑。

因此这才一心想要打朱明招牌,把十七世纪的统一战缐维持住。

然而吴三桂的优柔寡断和吴军有可能不渡江的现实,迫使王五必须参加劝进。

下定决心参加劝进的另一重因素就是马宝提出的以武昌为临时国都所在。

前世吴三桂自立周王的政权中心在衡阳,日后也是在此地称帝。

而衡阳远离长江,虽然比昆明和贵阳要靠北,整体依旧处于抗清前线的大后方。

这就导致衡阳方面没有过江发展的迫切需要。

但如果以武昌为政权中心的话,不管是北伐燕京还是为国都取得足够战略缓冲保护区,吴军都必须过江!

正如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城,则太平军必然要全力攻取江淮。

清廷在江北设立大营的目的也是阻止太平军获得江北地区。

哪怕吴三桂再如何舍不得儿孙,于武昌定都称帝吴军都必须过江。

不以个人意愿为主。

“谁当皇帝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大军必须过江!”

此事已经决定,王五能做的是要求部下们无条件服从,想不通也要想通。

视线中,马宝与麾下一众将领正在城门等侯。

老张刚才派人过来说吴三桂率部已经到了金口镇,此地离武昌城只三十多里,最迟一个时辰就到了。

陪同吴三桂一同前来武昌的除了三万兵马外,就是被其封为金吾右将军的大女婿夏国相,金吾前将军的吴国贵。

此外随行的还有右掖将军卫朴、铁骑左将军陶继志、铁骑右将军张足法、骁骑前将军线维明、后将军田进学等人。

留与马宝并立的左翼将军张国柱领兵8000坐镇长沙,又命骁骑左将军范齐韩领兵6000留守衡阳,右将军廖进中领兵7000留守常德。

之前铁骑前后将军王会、高启隆领军25000人攻江西,侄子金吾后将军吴应期、骁骑左将军范齐韩领军20000自郴州攻打广东。

因此这次吴三桂带到武昌来的三万兵马已是其手头最后的机动兵团。

连同马宝先期带来武昌的5000人,共计35000人。

不过这35000人仅骑兵就有12000余,实力不容小觑。

吴三桂搭建的政权班底除吏曹方光琛在西北未归,工曹吕忝子兼湖南巡抚留在长沙,礼曹钱点前往东南调和郑、耿矛盾外,户曹来度、兵曹韩大任、刑曹冯苏等官员皆随同而来。

王五对吴三桂封的御林、征讨十六将军大多不熟悉,印象深刻的就是王屏藩、吴国贵、马宝三人。

前世时看过一本记录三藩的书,虽然此书是站在清廷角度看待这场战事,但书中称吴军中骁勇善战者只三人,一为马宝;二为王屏藩;三为高得捷高大节。

马宝自是不必多言,此人不仅能打骨头也是极硬。

兵败被俘押到北京活剐前,曾被一八旗权贵耻笑,马宝却是浑然不惧,反耻笑这八旗权贵道:“阁下的脸我不认识,但如阁下的屁股我见得多了。”

说这话的原因是过去每与清军交战,战后马宝必将俘虏、斩杀的八旗权贵扒光衣服,命人吊于营门或城墙。

是谓屁股见多了。

猛则猛矣,但马宝和其老师李定国一样,战略眼光欠佳。

其一生犯了两個大错误。

一是永兴之战取得大胜时突闻吴三桂逝世,竟未坚持将永兴之敌尽数消灭再撤离,导致吴军错过在整个三藩之变时消灭八旗方面军的最好时机,给了清军喘息之机。

二是吴三桂死后决定吴周生死存亡的衡阳军议,马宝竟然反对吴国贵立即渡江全力北进策略,反而支持夏国相、郭壮图等人的退守云贵方针。

作为当时吴军实际的第一悍将,马宝的表态对吴军诸将的影响无疑很大。

结果吴军在湖南的撤退最终演变为各条战线的总崩溃。

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王屏藩眼下于吴军诸将排名次于金吾四将军、两翼将军,为名列第七的左掖将军。

但此人却被吴三桂委任为西北战事的统帅,由此可见其不仅战略眼光出众,也能征善战。

过去不久的蟠龙山之战是吴军起兵以来与清军打过的最大规模战事,此战王屏藩挫败了清军入蜀企图并顺势夺下汉中,虽然因为吴三桂的“乱指挥”导致王屏藩不得不放弃攻打西安,转而率军深入甘肃,继而因为兵力和粮草原因不得不和清军在秦州对峙,错失西北开局好时机,但也掀起了西北抗清运动高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