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清 > 第297章 敌人的味道

第297章 敌人的味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野城中的山东绿营抵抗很是激烈,眼见连攻几次都无法破城,皖国公世子刘亨和左都督郭升都认为应停止攻城,等待王五兄弟的忠武镇和炮兵赶到再行攻城。

毕竟几次强攻下来各部损失太大,截止目前为止张所蕴部损失四百余人,张天望部损失三百多,麻思忠、许德义二部加起来损失也有八百人,赵进忠部也损失了五百多。

两千多人的伤亡对于这次只出动了一万人左右的北府兵而言,无疑是伤筋动骨,大损元气。

若是和清军野战的话,五分之一的伤亡早就让明军崩溃了。

事实上不管是明军还是顺军、西军、清军,精锐都只占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

也就是一千人中能战之兵最多两百。

当年大顺军围攻荆州时总兵力高达20万,其中王进才部就有76000人,郝摇旗拥兵40000人,从陕北经汉中突围过来的李过、高一功部更多达10万人。

然而20万大顺军能战的精锐却少的可怜,投降清军的顺军如贺大成部5000人,清军只选了400人;王寰部4000人,只留300人;李节贵部万余人,只留500人。

也就是二十年前十到二十个大顺军,能称之为能战之兵的只有一个!

李过、高一功以十万人攻打荆州,可十万人硬是没能拿下只有3000守军的荆州。

讽刺的是这3000守军就是原来的顺军,城中守将清副总兵郑四维原为大顺军裨将。

由此可见顺军战斗力之差。

在夔东被困的二十年间,由于清军的包围绞杀,顺军兵员急剧下降,生存环境也极其恶劣,但某种程度上能战斗到最后的真能称精兵了。

可惜人数太少。

也就两三千人。

这次参加北征的突围老卒就有一千多人。

其它参战各部精锐实际也只占所部五分之一。

因此两千多人的伤亡真就足以动摇北征军根本。

庆幸的是明军是进攻方,清军是守城方。

且清军兵力有限,在明军的连番强攻下损失也不小,否则说不定就会被清军出城反杀。

伤亡大的原因固然跟天气及守军顽强抵抗有关,但主要还是北府兵的装备太差,基本上三四个人才能拥有一件棉甲,搜遍全军也只凑出两百多付铁甲。

盾牌也是稀少,攻城器械更是临时打造,质量很差。

当初从山里突出来时,忠贞营几乎丢掉了一切辎重,进驻襄阳时间又短,哪怕王五尽力支援,忠贞营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個月内恢复过来。

这也是当初王五为何反对忠贞营北上河南“扩地”的原因之一。

受大雨影响军中携带的火药大都受潮无法使用,刚刚炮击使用的火药是各部你一点我一点凑出来的。

饶是如此,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何况新野虽只是座县城,城墙不高,但也不是明军的小炮能够轰塌的。

王五率部离开沿白河深入北上准备打援时,将攻击新野的任务移交给了虎帅之子李复国。

这个决定没有问题,因为李复国作为李来亨之子本就是忠贞营的“太子”,在场忠贞营诸将没有人的地位能比肩李复国。

走时王五特意交待过李复国他走后北府以佯攻为主,等后续部队抵达再行强攻,以避免伤亡过大。

可这位小公爷可能是想洗涮自己曾被清军俘虏的耻辱,亦或是想证明自己,在王五率部北进后便立即组织了对新野的攻势。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明显有点操之过急,也造成了明军无谓伤亡。

看着新野城下己方来不及抬回的战死将士尸体,李复国意识到自己犯了轻敌的错误,因此在刘亨和郭升反对继续强攻后,这位小公爷果断听从二人劝谏暂缓攻势。

可南府拨过来的记名总兵赵进忠却坚持再攻一次。

理由是己方伤亡虽大,但清军伤亡也不小,而且新野的得失也关系打援部队。

赵进忠认为拿下新野,即便都督那里打援失败,明军也能以新野为依托顶住清军的反扑。

否则,纵是有白河可以利用,撤退的明军也会被追击的清军大量杀伤。

将领中只有张天望支持继续进攻,其他人都认为还是等后续兵马抵达再攻的好。

赵进忠见状便提出由他的人主攻,其它人配合就好。

见赵进忠态度坚决,出于其是王五嫡系因素,李复国同刘亨、郭升商量了下同意让赵进忠率兵再攻一次。

因赵进忠部损失也大,刘亨便让自己的亲兵队长王六带人支援赵进忠,又请其他将领将铁甲都集中到赵部,以加强赵部的防御攻坚能力。

在明军最后一轮炮火攻击后,赵进忠身披铁甲亲自带领士兵向新野城下冲去。

其部原是王五创建的右营,大多是随王五从巫山突出来的皖国公刘体纯部精锐,因此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相较降军张所蕴部、“团练”张氏兄弟要强。

进攻号角发出后,赵部连同其他各部支援的精锐一同冒着城上清兵的箭雨拼死抵进城下。

赵进忠是军中有名神射手,因此其部弓箭手颇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