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平表情不禁怪异起来,只见两位衣着华丽至极的男子正站在店门口相互寒暄,此二人的衣着鲜艳至极,甚至比当年秦敬卿的打扮还更引人注目,真就像开着屏的孔雀。
“张兄今日前来,难不成是为了新到的那批货?”其中那位被称为‘谢兄’的男子一脸得意地说道,像是猜中他人心思一般。
“被谢兄猜中了,愚兄正是为新到的那批胭脂而来。”
二人对视一阵,而后‘嘿嘿’地笑了起来。
“听闻这批新货乃是商队从千里之外的西域带回的,这效果别提有多棒了。”张姓男子称赞道。
“嗯,我也听说了,据说这胭脂气味奇香无比、眼色红润美艳,是商队出了高价买回来的。”
“嗯…相比市面上其他的胭脂,这胭脂一点儿也不干燥,用了之后也不易出油…”
“对对对!方才我正想说这个,这胭脂细腻得很,不比其他的那般粉质粗糙…”
“还有呢,听说这胭脂用起来还有股清清凉凉的感觉,即便在大夏天也让人感到十分舒爽…”
二人越说越兴奋,眼光之中满是兴奋之色,到了最后颇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英平疑惑地看着二人,心想难道你两个大男人用过这胭脂不成?要不然怎么会说得如此玄乎?难道他们也是胭脂商人所以才对这些玩意儿如此了解?
在无聊与好奇心的驱使下,英平起身走到两人的面前,问道:“敢问二位对胭脂水粉如此了解,难道是胭脂铺的老板?”
二人的对话正聊到兴头上,此时忽然被打断。那位姓谢的男子满脸疑惑地看着英平,虽有些不解,但仍然回答了英平的问题——
“不是。”
“那二位为何对女子之物了如指掌?”
听了英平的问话两位男子不禁对视一番,而后同时哈哈大笑起来,神情得意至极。
“这位公子为何出现在此?”谢姓男子反问起英平来。
“这…自然是陪人来买东西。”英平也没什么好掩饰,直接说出自己的来意。
“那所陪之人定然是位姑娘吧?”男子自信地说道。
英平想了想,而后点了点头。
“嗯…不错不错…”谢姓、张姓两位男子不约而同地点起头,满脸‘孺子可教’的模样,似乎面对英平的回答甚是满意。而后谢姓男子继续说道:“既是陪同姑娘前来,那她所喜爱之物你是否需要了解?”
英平一愣,而后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那不就结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送礼物嘛,自然要送得有心意。”
“哦——原来如此——”英平一脸恍然大悟的模样,似乎终于知晓这两位男子为何如此了解胭脂。而后,英平又开口问道:“那方才二位所说的那种来自西域的胭脂…此处有卖?”
英平听两位男子这么一说,倒也心动起来,心想着如果能买一些将来送于知唐,或许能让她开心一些。可没想到的是,两位男子在听到英平的话后,脸上浮现出一丝遗憾与惋惜,说道——
“没了…全都没了。”
“为何?”英平不解地问道。
“这样地稀世珍品,自然都被达官贵人家的太太小姐买去了,昨日最后剩下的那一份,也被苏公子预定了。”
听到‘苏公子’三个字,英平忽然打起了精神,在这里听到情敌的名字,他自然警惕起来。
“苏公子?他…买来做什么?”英平试探道。
“做什么?还不是为了知唐姑娘?”张姓男子理所当然地说道。
“哦?”英平故作不解。
“苏公子为了知唐姑娘也是费尽心思,但凡长安有了什么新奇、新鲜甚至珍贵之物,他都会第一时间买下然后送给知唐姑娘,希望将其能打动。”
“那知唐姑娘呢?”英平继续问道。
“唉——可惜知唐姑娘又不偏偏不是那样世俗的女子,怎会被这些东西打动?”
“不过我看呐,知唐姑娘迟早会投入苏公子的怀抱”,谢姓男子忽然插话道。
“何以见得?”
“知唐姑娘以才闻名渭水河畔,那她所看重的自然不是俗物,而是才学,苏公子被誉为如今长安第一才子,知唐姑娘被打动是早晚的事。”
“嗯…谢兄说的不无道理…”
“你看,今日兰秋坊在西城外的沁春园举办那什么‘沁园雅会’,号召全长安的才子才女前来,说是以‘才’会友,我看…”
“‘沁园雅会’?那是什么?”英平问道。
“这么大的事儿你都不知道?”
二人一脸鄙夷,像是看到不问世事的山中野人一般。
随后,谢姓男子继续解释道:“这是知唐姑娘以兰秋坊之名组织的一场大会,放言只要你有才华、不管是琴棋书画,便都可参加与其他才子一较高下。”
“这次大会虽是兰秋坊出资举办的,但却是花钱买吆喝的好办法,一下让兰秋坊的地位抬高不少。况且之前‘长安第一才子’大多都是从丰镐大书院传出来的,此番有一个公开的比试机会,想来那些其他书院的才子才女们也想在世人面前证明自己吧?”
“不错,这次大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