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将养身体,把身体调理好。”
“二来,等着团营练成,由你们亲率,收复西域、收复漠北,朕要让你们衣锦还乡!不复尔等忠恳一生!”
收买人心,还得看朱祁钰。
朱祁钰松开两个老将军,回到御座上:“此战,平定湖广苗乱,三位将军皆有大功!”
“李震,朕欲封你为兴宁伯;陈友,朕封你为武平伯;毛胜,朕封你为南宁伯!”
“此封,暂不赐世券,朕要让你们衣锦还乡的时候,再赐下世券!”
“朕希望,朕赐下的世券,是侯爵世券!是与国同休的侯爵世券!”
“朕把世券留着,等着赐给尔等!”
冯孝端上来托盘,上面摆着世券,都是侯爵世券。
朱祁钰指着:“尔等可有信心,为子孙挣下一份侯爵世券啊?”
“有!”
李震三人齐声呐喊。
他们真没想到,皇帝会这么大方,直接赐下爵位。
不过,如今勋臣式微,陛下想多多提拔勋臣,制衡文官,倒是也有可能。
唯一可惜之处,没有世券,不能世袭。
“几位老将军,朕只有一句话,活着!”
朱祁钰实在用心良苦,陈友和毛胜,都命不久矣了。
“这是圣旨!”
“朕不许你们早死,朕要让你们衣锦还乡,让祖地的族人看一看你们!”
“这是你们为大明鞠躬尽瘁的回报!”
“是朕给你们最好的封赏!”
朱祁钰言辞恳切。
陈友和毛胜泪流不止,人活着的这辈子,最重要的就是认同感。
尤其对外族来说,陈友和毛胜,很被排斥,陈友从不站队、毛胜和漠北勾勾搭搭,都不被皇帝喜欢。
但是,朱祁钰却承认了其功劳,认同他们的功劳、能力,盖棺论定。
又给他们希望,让他们坚持活下去。
不管真情也好,假意也罢,皇帝口含天宪,算是承认了他们的功劳!
“着令太医院,定期给年老的朝臣诊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朕多少次冲动,都是被朝中老臣劝住了,朕不许他们早死!”
“朕要让他们活着,看着大明强盛!”
朱祁钰交代冯孝:“让太医多多用心,不用心者,诛族!”
“奴婢遵旨!”
冯孝佩服,皇爷这收买人心的手段高明啊。
您没事就在勤政殿骂那些老臣是死脑瓜骨!挡道老狗!
如今当着老臣的面,却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看看,多暖人心啊。
看陈友三人感激涕零的样子。
等你们在朝堂待俩月就知道了,相信谁,都别相信皇帝这张破嘴。
打发走了陈友三人。
朱祁钰心情不错:“俘虏怎么安置呢?诏翰林过来,说说怎么安置俘虏。”
很快,丘濬等人进来。
“陛下,微臣以为可做劳力,修葺宫殿、修葺京师,都需要人手,尤其是宣镇重建,需要很多劳力。”
丘濬直来直去的。
“李震的战报上写着,俘获八千余人,押解到了京城,只剩下五千人了,若再押去宣镇,能剩下两千人就不错了。”
朱祁钰摇摇头:“就留在京师,但做些什么呢?”
“陛下,微臣以为可打入匠户。”刘珝道。
“不可,这些都是生苗,汉话都不会说,如何当得了匠户?”丘濬对这些俘虏不屑一顾,想直接说,杀了了事,但又怕触怒陛下。
翰林们七嘴八舌。
朱祁钰微微颔首:“当匠户可行,生苗也好,不会说汉话更好了”
听见皇帝嘀咕,大家发愣,不会说汉话还好?
“统统打入兵仗局,做匠户!”
“啊?”
丘濬一愣:“陛下,他们是俘虏呀,还是官老爷啊?兵仗局吃的用的,都从光禄寺所出,比官员吃的都好!您让这些俘虏,享受兵仗局的待遇?”
“并不是,去做杂活,按照俘虏的吃食给他们,不必吃饱,等他们变成成熟的工匠,才给吃饱,进了两局,也是奴隶身份,朕的奴隶。”
皇帝这么一说,大家才心理平衡些。
“怎么?嫌弃宫里吃的差了?”朱祁钰歪头笑问。
“微臣不敢!”丘濬吓得跪在地上,所有翰林跪地请罪。
“无妨,确实吃的不好,但前一段京中缺粮,宫里也不太平,如今湖广押解粮食入京,京中并不缺粮食了。”
朱祁钰笑道:“干脆让尚食局做些好的,从东暖阁挑出个空屋子,改做膳食堂,膳食时间你们便去那屋用膳,银钱从内帑出,朕出的,如何?”
一听皇帝真的改善他们的膳食,这是好事啊。
“微臣等谢主隆恩!”
翰林们谢恩。
他们刚走,冯孝就不开心了:“皇爷,钱不是您这般浪费的呀!让他们在宫中办公,已经是皇恩浩荡了,如何还在宫中吃食?您都舍不得吃鸡蛋,凭什么供他们饭食?”
朱祁钰瞥了他一眼,真是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婢。
朕抠,你比朕还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