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阉了留在宫中当狗(均订加更)(4 / 7)

,引起朝臣的同意。

全都发声劝谏。

“朕听进去了。”

“项忠的话很有道理,但大同镇的军户,也缺女人,强征山西女人入宣镇,也不是一回事。”

“没女人,如何繁齿?如何丰茂宣镇人口?”

“那便让宣镇开关去打!去抢!”

“抢草原上的女人过来!”

朱祁钰以为,朝中百官会反对呢。

竟无一人反对。

项忠竟然说:“瓦剌,禽兽也,能让禽兽嫁给人,乃是上天的恩泽。”

“好,既然诸卿同意,那朕便下圣旨,准许王来开关,抢掠瓦剌,所抢皆归兵丁所有,中枢不要。”

朱祁钰又问:“宣镇分田,可不容易,朝中可有人愿意自告奋勇,去主持这次分田啊?”

轩輗、宋琰和薛希琏,同时站出来,都愿意去。

“宋琰、薛希琏,你二人身子骨不太好,不要奔波了,留在京中将养身体,以身体为重,朕还要依仗你们呢。”

“便让轩輗去吧,以轩輗之才,处置分田,绰绰有余。”

朱祁钰环视一周:“朝中老臣,每日都要按照太医院的叮嘱,按时喝药!认真调理身体!”

“朕不准你们死!”

“大明需要你们,朕更需要你们!”

“这是圣旨!”

“老臣等谢陛下天恩!”老臣们心里暖和,皇帝确实关心他们的身体。

如宋琰和薛希琏,身体都不佳,又来回奔波的,病情愈发严重,还强撑着天天上朝。

太医发现之后,禀报给皇帝,皇帝派太医,在他们家中妥善治疗。

如今太医院人满为患,天下名医齐聚京师。

不敢不来啊,是真要杀头的。

所以太医充裕,朱祁钰恨不得给每个老臣家中配一个太医,妥善治疗。

“轩輗,朕赐你天子剑,分田一事,全权交给你,王来等宣镇地方官员,不得干涉。”

朱祁钰认真道:“朕之所以派中枢官员去主持分田,是因为你能做到公平,朕就一个要求,公平!”

“不要怕慢,必须要公平,让边军满意。”

“还有,分田过程中,给朕清查宣镇的兵丁人口,朕要实额兵丁,不要那些虚数!”

“之前的也不查了,也不罚了,朕就全当做不知道。”

“以后兵丁发饷,就按照你呈上来的名册发!”

“所以,你的担子一点都不轻啊。”

朱祁钰道:“从京畿征召一批举人,带去宣镇,随你分田,这些举人,可赐恩科,考取进士。”

“朕再从京营挑五百人,扈从你,保障你的安全!”

“微臣领旨!”轩輗心思雀跃,他确实想做一番大事业。

他为官清廉,处事公正,官声很好。

这也是朱祁钰选他的原因。

第一次分田,必须要做得尽善尽美,分田的人要有本事,还要清廉方可。

这是做一个榜样,以后全国都按照宣镇的规格来办。

“朕再赐你一个法宝。”

朱祁钰让冯孝呈上来,是徐有贞编纂的治水书籍,被刊刻成书。

“这本书是治水的经验,你带着,在路上好好研习。”

“不必敝扫自珍,谁都可看。”

“带去的举人当中,你物色物色,有没有人对治水感兴趣,朕要大力提拔。”

朱祁钰反复叮嘱。

水利,乃是重中之重。

“陛下,此等宝物,吾等可否一观?”白圭笑道。

“哈哈哈,这本书已经刊刻上百本,有兴趣的,拿回去一本,研习一番。”

朱祁钰笑道:“治水,乃是最要紧的事情,今年山东大涝,让朕触目惊心啊。”

“所以重建宣镇,朕反复叮嘱王来,一定要重视水利,多花些钱也无妨,一定让百姓有水喝、有水用,不能有水荒、水灾。”

“诸卿,你们家中、门生故吏之中,有哪些治水人才,全都推荐给朕。”

“朕还告诉你们,朕之所以非要收复河套不可,就是想根治黄河。”

“当然了,如今中枢并不富裕,朕再慢慢想一想,有了钱,便要根治黄河!被宋朝糟蹋的黄河,不能再烂下去了!”

朱祁钰语气不善。

完了,又要有商人倒霉了!

皇帝强征天下商贾入京,不会是想筹措治黄河的银子吧?

皇帝之心,路人皆知啊。

“好了,把鞑靼使团宣进来吧。”

朱祁钰正襟危坐。

鞑靼使团进殿,根据萧维祯所说,使团是分成两拨,一拨是喀喇沁孛来派来的巴济,一拨是满都鲁汗派来的哈克楚。

百官位列两旁,昂首挺胸,歪头看着鞑靼使团。

巴济明显感受到压力,行礼时,礼节出现了错漏。

“朕的牧民,过来,亲.吻朕的鞋。”朱祁钰伸出脚。

“啊?”

巴济直接就懵了,用蹩脚的汉语说:“天朝皇帝陛下,并没有这个礼节。”

“朕新加的,过来。”

朱祁钰见他难为情:“罢了,朕嫌你嘴巴臭,别亲.吻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