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朕做了一个梦(端午节快乐)(6 / 7)

唐贵妃嫁入皇宫,便宠冠六宫,后来因为李惜儿入宫,才失了宠爱,但如今又重新得到宠爱,所以她理解不深。

固安可没有唐贵妃的美貌、心智、手腕。

她就像是一张白纸,傻白甜一个,去了哪都会吃亏的。

“安枕吧,朕累了。”

朱祁钰看向冯孝:“去,把朕的笔,送去咸安宫,交给太后。”

唐贵妃手指轻轻一颤,皇帝这是让太后闭嘴呢。

对汪氏的话,也不许再传了。

看来,明日不能让固安去叨扰皇祖母了。

皇帝不喜。

一夜无话。

翌日,朱祁钰早早起来锻炼,耳朵里听着太监读的文章。

乘坐御辇上朝。

先讨论旱灾、防治云云。

“诸卿,粮食是重中之重,万万不能出了差错。”

朱祁钰认真道:“朕今早让太监读了关于根治蝗灾的书籍,朕想到了一个办法,多多种植树木。”

“朕发现了,蝗灾多发区域,都缺少植被。”

“朕想着,能否多多栽种树木,来减少蝗灾发生的数量?”

朱祁钰问。

“陛下,多种树木,确实能有效防范蝗灾。”

耿九畴出班,道:“但是,种植树木多了,因为树根盘根错节,会影响粮食生长。”

“就是说,树木会占用耕地。”

“我朝向来人多地少,朝堂安稳时,百姓恨不得把任何一寸土地,都给耕种上粮食,精耕细作。”

“若是种树的话,可能会让百姓饿肚子啊。”

耿九畴的话,引起朝臣点头。

“陛下已经令朝堂,在京中多多种树了,老臣以为足够了,不能因为树木而耽搁了粮食。”宋琰道。

百官都比较认同。

而且,种树还需要一笔支出,都得朝堂来支出。

日后还得养护,树木也有病虫害,还要防止百姓砍伐,养护费用很高。

“诸卿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朱祁钰微微颔首:“但蝗灾总要预防的。”

“陛下,蝗虫厌恶棉花,如今京畿并不缺粮,陛下大可趁机推广棉花种植。”

程信话没说完,白圭便厉喝道:“绝对不可!棉花能吃吗?倘若漕运出了问题,京畿就会因为没粮,而出现动乱!”

“京畿粮食就算不能自给自足,也必须维持基本的粮食供应!绝对不能出现动乱!”

白圭的话,引起项忠、马瑾等人赞同。

“好了,别争论了。”

朱祁钰道:“种树不一定要种杨树、柳树,也可以种果树啊,朕就爱吃果子,什么果子朕都爱吃。”

“让百姓在田间地头上种些果树,等着果子成熟,可到坊市贩卖,也能增加百姓收入嘛。”

这话引起百官的赞同。

“陛下,栽种果树,对百姓利大于弊,而且能增加收入的话,百姓肯定会精心照料的,这是善政啊。”刘广衡道。

“没错,栽种果树能增加收入,是件好事。”

胡濙躬身道:“陛下,您不是扩大了坊市嘛,不如划分出一块地方,给京畿的农户,让他们来京中贩售,嗯,就别收费用了,您看如何?”

“老太傅在这等着朕呢?”

坊市的摊位费,都入了内帑,户部眼馋着呢。

“既然老太傅开口,那就不收了!”

朱祁钰笑道:“不但贩售,朕不收钱,朕还每家送五棵果树,内帑出钱!再多了,朕也负担不起了!”

“陛下圣明!”朝臣叩拜。

“朕希望天下百姓都富裕起来啊。”

朱祁钰真诚道:“今年刚有干旱的苗头,朕就夜不安枕,睡不着啊,民以食为天,百姓要是没吃的,就会不安分。”

“百姓没吃的,如何给朝堂纳税啊?”

“所以呀,诸卿要把眼睛放在

“这天下,不是朕一个人圣明,就能治理好的。”

“需要朕与你们,共同努力!”

群臣心中一跳。

皇帝话里有话啊。

不许他们看着上面,是说,不许探听天家机密?

送进宫里的孩子们并不听话,他们总传些情报出来,使得他们在宫外,却也知道宫里发生了何事,搞得天家没有秘密可言。

皇帝在点他们呢。

等着宫女儿进了他们的家。

那就可以互相伤害了!

你们看天家的热闹,朕就让天下人看你们家的热闹!

皇帝这招狠啊!

“臣等遵旨!”百官心怀叵测,恭恭敬敬磕头。

“诸卿,朕昨晚做了一个梦。”

朱祁钰幽幽道:“梦到一种长相如甘蔗般的作物,通体绿色,结出金皇.瑟的棒状果实,这一根有这么长,皇橙橙的,看着就好看,朕形容得不贴切,画出来了。”

他举起一张纸,让人传下去。

“朕的梦里,这种作物亩产几万斤,能在寒冷地区种植”

皇帝话没说完。

整个奉天殿就炸了。

“几万斤的作物?不愧是梦,这要是现实,那粮食岂不永远也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