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人菜瘾大又爱装的朱祁钰(5 / 7)

舶司毛都收不上来!”

“朕能杀人,能杀鸡取卵。”

“但后世之君能吗?”

“这市舶司,收上来的钱,是用在天下万民身上的,万一没了,后世之君如何当皇帝?”

“朕要为他们考虑。”

“还有,朕再问尔等一句,你们懂做生意吗?”

“不懂吧?也不屑为之!”

朱祁钰帮他们回答:

“朕不懂行兵打仗,所以向来放权,交给能征善战的将军。”

“你们既然不懂做生意,也学学朕,放权给生意人,让他们给户部交钱即可。”

“所以,这市舶司朕可以不要钱,但必须由太监管着。”

“朕是为后世之君管的!”

本来活跃的气氛,又再次凝固。

“那依陛下所说,文官去市舶司,只是个摆设?”耿九畴直言不讳。

“官是官,民是民,官管民乃亘古不变的道理。”

朱祁钰斟酌道:“只是经营方面,应该交给商人来做,收关税还得官员收。”

“怎么能当摆设呢?”

“该管的管,该杀的杀!和以前一样!”

朱祁钰话锋一转:

“既然说到市舶司,朕打算加大贸易力度。”

“归档里记载,夷国对中原丝绸、瓷器奉若珍宝。”

“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不加大贸易力度?赚那些夷人的钱?”

这话把张凤说乐了。

您可真外行啊,又菜又爱装,说得就是某人呀。

“陛下,丝绸在大明也极为珍贵。”

“织工一年才能织出几匹丝绸呀?”

“供应大明之余,才能拿出去售卖,自然不能加大供应力度。”

“而且,供应足了夷人,夷人地峡穷困,能买得起多少?买了一次两次,也就买不起了。”

张凤的话,惹得朝臣的认同。

他们都认为,外国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买丝绸、茶叶、瓷器的钱,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所以不可能消耗那么多的丝绸瓷器。

朱祁钰也乐了,朕看你们是人菜见识浅。

从龙椅上站起来,走下丹陛,指着张凤说:“要不朕怎么说,你们这些官员,不会做生意呢!”

“陛下有何高见?”张凤讶然。

“丝绸、瓷器,乃大明瑰宝,夷人可望而不可求。”

“但你们太实诚了,非要拿出上等丝绸去售卖。”

“价格昂贵,赚头还少,供应不足。”

“为什么不能拿次货,卖给夷人呢?”

“张凤你以为夷人就多穷困?记得元朝时,大食人个个富得流油,都穿丝绸喝茶叶,那大食国往西的人,岂不更富裕?”

朱祁钰在一点点灌输西方富裕的思想。

激发明人的凶性,该学蒙人去西方抢一波。

“陛下,咱们对外出售的,已经是次品了。”

张凤像看傻子一样看皇帝:“郑太监下西洋时,拿着的极品丝绸,那些番邦国王都对着丝绸跪拜,以为是天神编织而成的神物。”

朕又出洋相了。

“那最次的丝绸呢?”朱祁钰问。

“大明织工精湛,怎么会织出更烂的丝绸呢?”张凤满脸骄傲。

却不懂商业。

“那就用机器织,把成本压缩到最低。”

朱祁钰道:“加大供应量,卖给夷人,换取白银。”

“改革织机,压缩成本。”

“皇家商行来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然后朕派人去和夷人谈。”

“若是卖得好,咱们就按照这个路子做,茶叶、瓷器也是同理,赚夷人的钱。”

“唯有一点不变,不许百姓下海!抓到者迁居内地,不许下海!”

“尤其不许商人与番邦贸易,抓到者诛九族!写进大明律里,传抄天下!”

朱祁钰不想丢丑了,匆匆结束话题。

他以为自己先知,殊不知古人比他聪明百倍。

“市舶司上设市舶局,直接隶属于军机处,市舶局郎中由内阁推举。”

朱祁钰道:“水马驿站单独提出来,上设驿站局,直接隶属于军机处。”

“按照朕的想法,这驿站局每年能得七八十万两银子。”

“当然了,初期要进行一批投资,两三年后就趋于稳定了。”

“如果生意好,以后承包费还能涨。”

“这笔钱”

朱祁钰看向耿九畴。

耿九畴也竖起耳朵,想收入户部。

现在他这个户部尚书,就是一只护食的狗,什么都想咬一口,叼进自己的窝里。

“耿九畴,先说说你的看法。”朱祁钰也没考虑好。

“回陛下,微臣以为应该五五分账。”耿九畴一口想吃个胖子。

“朕可以全给户部!”

朱祁钰笑道:“内帑一分都不要。”

还有这好事?

耿九畴立刻警觉起来:“陛下,要不您还是收一点吧。”

“哈哈,你这个管家婆,不是要做夏原吉吗?”

朱祁钰笑道:“怎么?朕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