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奸商是怎么炼成的(5 / 7)

勤政殿和崇先殿是要建的,你算算需要多少钱?”

“回禀陛下,需要17万两银子。”

“这么多?”朱祁钰吃了一惊。

勤政殿和崇先殿是小殿,也不是金碧辉煌的大殿,哪里用得了这么多钱?

石璞满脸苦涩:“陛下,本来确实用不了这么多钱,但现在建嘛,确实得用这么多钱。”

“别绕弯子,直说。”朱祁钰不耐烦。

“陛下,这钱的大头是用来给役夫发工钱了。”

朱祁钰直接不说话了。

本来夫役是不给钱的,是徭役的一部分,京畿百姓义务承担。

但皇帝心软呀,想给百姓点赚头,就每人每天给三个铜板,为了抢进度,多时征召二十多万壮丁,每天就需要海量的银子。

壮丁是要吃饭的,饭钱由光禄寺承担,其实还是花的内帑银子。

修缮得这么快,就是因为花钱招人,征召的壮丁足够多,壮丁积极性高,才建造得这么快。

甚至,听说修缮皇宫有钱赚,附近的百姓都往京中涌。

本来按照蒯祥的计划,是需要三年修缮完毕的。

但皇帝有钱呀,使劲撒钱,六个月就大部分竣工,剩下些零散的活,两个月内基本完毕。

“就修缮紫禁城,就花了二百万两银子?”

朱祁钰肉疼啊!

为了皇家气派,就要维护这么大的紫禁城,多少家底也不够这么败的!

“这么多钱,够养多少军队?”

朱祁钰十分心疼:“能打多少个鞑靼、漠北啊!”

蒯祥、陈祥不敢说话。

石璞却道:“陛下,也有好的一面,京畿百姓生活富裕了。”

“怎么讲?”朱祁钰道。

“陛下,来干活的都能领三个铜板,比往年多了进项,百姓生活是肉眼可见的进步。”

这倒是真的。

其实就是搞基建,把国家的钱,变成百姓的钱。

靠基建再慢慢回本。

但紫禁城是完全赔钱的,就给皇帝一个人住。

总得想个办法盈利。

一直赔下去不是办法。

也不符合朱祁钰的性格,得赚钱。

“工钱继续给,朕想办法筹钱。”朱祁钰目光深邃,内帑没银子可不行。

没钱的皇帝,就是末代皇帝了。

而且,这工钱只要开了口子,就必须贯穿始终,否则百姓会怎么想?

聚集了二十多万人,拿锄头都能把紫禁城砸了!

再说了,朱祁钰也想让百姓过过好日子,这钱花了他不心疼。

“启禀陛下,宫中建筑还还说,主要是百王府负担太重了。”

“您要把宅子建得极尽奢华,每天都在烧钱呀。”

石璞满脸苦涩,抱怨个没完:“陛下,老臣数次催促云南,结果云南也找不到合适的楠木了”

“等等,你说什么木?”朱祁钰打断他。

“楠木,宫殿建制都采用楠木,所采大木,长者至六七丈,围有一丈六、七尺,有的甚至更圆更粗”石璞理所当然道。

“石璞,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呀?”

朱祁钰生气了:“你给那些王爷,用什么楠木啊!”

“楠木抗朽,百年不烂”石璞没听明白。

“老尚书啊老尚书,您先起来!”

朱祁钰被他逗笑了,没见过这么实诚的人。

把他扶起来:“朕给你捋一捋,咱们把诸王扣在京中,为了什么?”

“让地方恢复活力,免去诸王的盘剥,让百姓富裕起来。”

“诸王的王府,朕是说了要建的极尽奢华,但没说,非要按照十王府的规制建啊。”

“楠木存量不多,进献上来,留着建宫中大殿,不香吗?”

“那些王府,用杨木、柳木、杉木等等乱七八糟的木头,糊弄糊弄就算了。”

“只要表面看上去极尽奢华,至于用料,他们也不懂,您说是楠木,那就是楠木。”

“总不能他们把金柱拆开,检验一番,然后跑到朕这里告状吧?”

“就算告状,裁判是朕啊,朕说是什么木料,就是什么木料。”

“老尚书啊,您就太老实了。”

石璞嘴巴张得大大的,您这不是骗人嘛?

皇帝把他往黑心开发商的路上引。

这年头的人太淳朴,啥都来真的,要学会变通。

“五十万两,能不能把百王府建好?”朱祁钰问。

“陛下,这未免太少了吧!”石璞给的报价,超过120万两。

“老尚书,您想想办法呗,只要看上去奢华就好了。”

朱祁钰道:“那地基打三十丈干什么?七八丈就够了。”

“万一塌了”

“只要他们住进去,塌了只能怪自己命不好,跟工部有什么关系?”朱祁钰满脸无辜。

明白了!

石璞明白了,皇帝巴不得百王府全都塌了,把诸王都砸死,再不济也都砸成残疾。

“五十万两,连带着各级将军府,全从这笔钱里面出。”

又缩减了?

您干脆别建地基算了,就在方面搭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