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朕不杀人心里难受去把和张瑾有(4 / 8)

您的意思,让我们上书废了太后?

您可真敢想啊!

还不如您直接让太后暴毙,来得更痛快些。

但皇帝不会脏了自己的手。

“陛下,会昌侯一门,老臣必定给陛下一个说法!”

胡濙不断妥协。

因为文官得了便宜,皇帝正在气头上,把他惹怒了,掀了桌子,把那些暗中搞事的文官都杀了,到时候还不便宜了勋贵?

他现在是拿勋贵做人情,倒霉的是勋贵,跟文官有什么关系?

偏偏勋贵又是皇帝的基本盘,让皇帝自己难受去。

这也是个小坑。

“罢了,不提这事。”

“朕不顾亲戚之情,以峻法处置了彭城伯、惠安伯满门,天下人必然骂朕刻薄寡恩。”

“皇祖母在地下,是否也在骂朕这个不孝孙儿,太过无情了呢?”

“这名声吧,朕可以不要,但不孝皇祖母的恶名,朕怕是担不起啊。”

朱祁钰幽幽道:“朕这法统来自于先帝,先帝来自于仁宗皇帝,你说说。朕该怎么收场?”

法统和名声。

这是皇帝坐着的龙椅四角中的两个角。

两角塌了,他这皇位就坐不稳。

“陛下,唐宗宋祖有好名声吗?”

“但千百年过去,后人只记得他们的煌煌功业!”

“汉高汉武,何尝又有好名声?”

胡濙坦然道:“名声又有何益?不过庸人自扰!”

“太祖、太宗杀人如麻,现在可有人敢骂?”

“陛下呀,您应该把心思放在功业上,放在朝政上,什么名声根本就不重要。”

可皇帝不点头,不允他起来。

说明没说到他的心坎儿里。

皇帝想让他接着说。

“名声是把双刃剑。”

胡濙咬牙道:“陛下有好名声时,做事束手束脚,不能全力施为,是要顾及名声的;”

“如今陛下身背恶名,便无须顾及,随心行事便可。”

“而陛下的法统,的确来自先帝,来自仁宗皇帝,但和张氏没有任何关系。”

“若论亲疏远近,您才是先诚孝皇后亲孙。”

“那孙氏享受了三代富贵,如今犯了大错,正是寿终正寝的时候!”

“老臣愿联名上书陛下,请杀张氏满门!”

胡濙掷地有声。

为了消解皇帝的心结,他不惜一切。

朱祁钰眼睛一亮:“那朕要杀掉张瑾所有姻亲,可否?”

“可!”

胡濙废话没有。

您想杀谁便杀谁!老臣一概遵命!

“老太傅!朕有你,方能走到今日!朕方知岁月并不蹉跎啊!”朱祁钰一把抓住胡濙,将他扶起来。

算过关了!

胡濙额头上全是汗水,后背都被浸透了。

他真害怕,皇帝会变成彻头彻尾的暴君,带着大明去死。

“朕被张氏算计,被孙家欺负,皇太后又看朕的笑话。”

“朕以为朕真的是孤家寡人。”

朱祁钰动情道:“却不想,朕的身边还有你这样的良臣良佐,朕知足了!”

这话的意思是,真要杀光张瑾亲属?

那打击面实在太大了!

大半个勋臣都要进去。

“若那些勋臣对陛下忠心,就应该杀妻证道,证明自己的忠心!”胡濙疯了。

为了弥合皇帝心中裂痕,连如此暴戾的话都说出来。

被起居郎记下来,他胡濙的名声也毁了。

会被史书记载成:昏君佞臣,天生一对。

杀妻证道?

朱祁钰被胡濙震到了:“老太傅,朕虽然有坏名声不假,但朕是个好人。”

您是好人?

您要不要脸啊!

胡濙目瞪口呆,您是真的想让勋臣杀妻证道?

“罢了,杀人太多,显得朕过于刻薄寡恩。”

这话让胡濙松了口气。

不止要杀妻,还要杀子、杀夫,不知多少勋臣会被此事波及。

“等过段日子,找个由头,都打发去河套戍边吧,省着看着心烦。”

嘶!

胡濙倒吸冷气,您是真记仇啊。

看来张瑾是真把您骂急了。

当着皇帝面,骂人家没儿子,皇帝不杀个血流成河,都是千古仁君了。

“老臣遵旨!”胡濙可不敢忤逆。

“今日老太傅怎么一反常态,朕说什么便是什么呢?”朱祁钰纳闷。

“陛下乃承天洪运的皇帝,杀、放皆在一念之间,老臣不敢忤逆陛下!”

“哈哈哈!”朱祁钰得意大笑。

朕是皇帝,没儿子,那也是皇帝!

正相谈甚欢的时候。

冯孝进来:“回皇爷,舒公公查到了生员作弊!”

朱祁钰眼睛一眯,伸手接过奏章。

看完后,递给胡濙。

“多亏了舒公公心细如发,这个胡信背后不会这么简单。”

胡濙心里卷起万丈波澜。

刚刚弥合了皇帝心中的裂痕,让皇帝恢复正常。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