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秋天的第一件毛衣金忠遭难(5 / 7)

金忠把番子分为三拨,第一拨守府门,第二拨守衙门,第三拨受内堂。

“自然不敢,胡家之女,随时恭候冯千户提亲。”

“怎么?这点小事都办不到吗?枉费本王疼爱你一场。”朱祁镇佯怒。

“你!”

德王小声道:“父王,不如就交上去吧。”

“皇爷,仍有几分粗糙感,但已经是目前针织得最好的一件了。”

怜子如何不丈夫。

托盘里是一件玄色的毛衣,展开一看,还是开襟的,上面织日、月、龙、星辰、山、火、华虫、宗彝八章。

万贤跪在殿门口,哭泣道:“求王爷遵从圣母懿旨!”

能娶胡家的女儿,未来他家在饶州府,那也是进入上流社会了。

朱祁镇眼珠一转:“也罢,杀人之事确实过于血腥,但你舅父万贤吃里扒外,本王要给他点厉害尝尝。”

德王兴冲冲跑出去。

“您是皇帝,他是微臣的亲生父亲。”

“朕热得慌,把里面的衣服除去。”

“哈。”

朱祁钰想诏他入宫,但如今不安全,他不想折腾。

“等朕驾崩了呢?”

金忠厉喝:“连叛军攻打紫禁城,本督都怡然不惧,这点阵仗怕什么?”

“就算朕用强权,统治漠北几十年。”

鄱阳城守隶属于南昌左卫。

大明百姓苦啊,穿棉衣基本上是痴心妄想了,穿几件单衣过冬,是常态。

这么大的生意,没人能独善其身。

“大人,下官是忠臣啊,是忠臣啊!”不少官吏磕头求饶。

董赐是读过书的。

冯孝看着眼馋,不知道穿在身上,是不是暖和。

“是尔等的光荣!”

冯以浈做出决定:“本官这就出兵,去公衙剿匪!”

“金忠,本官看你如何走出江西!”李郁怆然而笑,然后使劲撞向墙壁。

府门被冲开,涌进来无数黑衣人。

噗通!

德王却跪在地上,哭泣道:“求陛下饶过父皇吧。”

“父王”

刚想去内殿更衣,才问德王:“何事见朕啊?”

立刻明白其中厉害。

朱祁钰心情好,给他解释:“朕问你,你一个人,能经营多少家毛纺厂?”

金忠也没有好办法。

“若朕在天下开毛纺厂,是征税呢?还是不征税呢?”

李郁浑身哆嗦,还骑在木驴上,不止疼,而是羞耻啊!

说着,将红布掀开。

朱祁镇目光森然:“再逼本王,本王也是会杀人的!”

唯一的活路,就是熬过这个晚上,明天早晨再做打算。

“好个漠北王啊!”

这年代一旦造反,就只能隐姓埋名,过不人不鬼的生活,想去别的国家是不可能的,因为国外都是不毛之地,去当野人吗?

金忠最狠的是,从刑房里拿出一匹木驴,让他骑。

这是杀官,是造反。

但身手很厉害,说明是做打家劫舍买卖的。

但董赐迟迟不应答。

都认为南直隶绝不能削弱。

他就想看看,是谁敢造反!

那个废人,手段实在狠辣。

这时,德王进来。

郑和那么大的功劳,都没有封爵,他算个什么东西!

永乐朝,多少有名的太监,都没有因功封爵。

金忠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张善在双港口,该想个办法,调张善来!”

外戚不管用。

冲在最前面的家丁全都倒在血泊里。

“微臣参见陛下!”德王岁数虽小,但有礼有节。

端着托盘的小太监膝行过来,冯孝将毛衣拿起来。

朱祁钰颔首:“明年让热河、河套都养长毛羊,把价格进一步往下降。”

万贤就像念经一样,反复念叨着这一段。

“自然是自己的!”董赐有点明白了。

现在还没到裁撤南直隶的时机。

“大明分崩离析。”

董赐介绍:“您看看,中等毛衣柔软度要高一些,因为有软化的工序,造价也就高了,但成本在1.2两银子。”

“求王爷遵从圣母懿旨!”

董赐送上来一个包裹。

他在第二拨上。

董赐却跪在地上,拍了拍手,就有个太监,端着一个托盘进殿。

董赐眼珠通红,爵位呀,太监也能封爵吗?

闫方苦笑:“若是还有一道防线,就能吃掉敌人!”

他担心一旦方启新失败。

“还有。”

“提督,不是卫所兵!但都是高手!”

嫁给冯以浈之子,也是无奈的选择。

已经死了一个周能了,若是万贤死了,朝中必然有人为他发声。

“无妨!”

“求王爷遵从圣母懿旨!”

朱祁钰许诺。

“朕打算在礼部去申请专利。”

也站在庭院里。

“你说说,哪方面能造福大明?”

金忠心中绝望。

“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