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钰又道:“文臣武将都赏了,太监也要赏!”
又有太监捧出一个托盘。
朝臣面露诧异之色,连冯孝都呆住了,这一趴不是他安排的呀。
“诸卿肯定要问了。”
“太监乃祸国乱政者,如何能大赏?”
朱祁钰走上丹陛,高声喝道:“太监如何不是大丈夫?”
“太监犯错,不在于太监,而在于皇帝!”
“朕做不好,
“这个锅,朕来背!”
“在景泰朝,朕不许太监祸国殃民,更不许吃拿卡要。”
“太监能打仗,能治理地方,能在宫中辅佐朕,自然是有功劳的!”
“有功就要赏,太监也要赏!”
端着托盘的小太监眼角流泪,手指颤抖。
这份赏赐,就是对太监们最好的恩赐。
朱祁钰掀开红布,是三块用金子打造的玉佩,是可以挂在腰带上的。
“这金牌玉佩,上面写着:景泰八年,为大明立下大功劳之太监,钦赏!”
朱祁钰拿起最左面的第一块:“这第一块赏赐,要赏给在夺门之夜中,为朕挡箭而死的王勤!”
“王勤虽死,但他为朕挡箭之事,却会彪炳史书!”
“朕不会忘记他,青史也不会忘记他!”
“他日若建功臣阁,王勤必入此阁!”
朱祁钰把金牌玉佩放在托盘里,拿起第二块:“这第二块,要赐给执掌东厂,为朕分忧解难的舒良!”
“这第三块嘛,则要赐给在江西,为朝堂清理江西的金忠!”
朝臣对皇帝赐太监金牌玉佩之事,心里有话想说,甚至,拿着赏赐的文臣武将,瞬间觉得不香了。
竟和太监相提并论,乃天大耻辱。
但在殿里伺候的太监们,却暗暗擦泪,他们做的这么多,皇爷是看在眼里的。
文臣武将都赏了,太监一定要赏。
皇帝的命,可在太监手里呢。
“诸卿,得到赏赐的,戒骄戒躁。”
“没得到的也无须担忧,明年你们好好效力,朕还会赐下赏赐!”
朱祁钰走上丹陛,坐在龙椅上:“各地都献上来些宝贝。”
“西北进献些枣子,云南进献些茶叶,辽宁进献些人参和山货,南直隶进献些珍珠、精盐,两广进献些糕点和腊肉不胜枚举啊。”
“最重要的是鞭炮,家家都有。”
“朕都派人分好了。”
“待尔等出宫时,派车来取。”
真没想到,皇帝这么大方。
今年的年货,都是宫中采办的,安排得十分妥当,衣食住行,全都安排了。
还提前发放了俸禄。
怎么还送东西呀?
一向抠门的皇帝,怎么突然这么大方了?
“臣等谢主隆恩!”朝臣叩拜。
“明日大朝会之后,下午朕会派车去接,诸卿准备好即可。”
朝议到此结束。
下朝的时候,朱祁钰看了眼冯孝:“金牌玉佩没赐给你,可有怨怼呀?”
冯孝赶紧跪在地上:“奴婢不敢有这等大逆不道的念头!”
“起来!”
朱祁钰笑道:“你的心意朕是知道的,不过跟你开个玩笑。”
“王勤不必说了,为朕而死,不赏他,朕心里过意不去。”
“舒良和金忠,是最得力的,总要赏的。”
“王诚、张永和你,都是朕最信任的人。”
“明年,一定有你们的。”
朱祁钰拍拍他的肩膀。
冯孝眼角含泪。
进了养心殿,朱祁钰问:“后宫的赏赐可都发下去了?”
“回皇爷,都办妥了。”
冯孝小声问:“明日年夜饭,可否要接倭郡王入宫?”
朱祁钰皱眉,以前是没接过的。
但今年发生了很多事,不能循规蹈矩。
“明日再定吧。”
朱祁钰也举棋不定:“常德那份呢?”
“常德公主的,自然是最早送到了的。”
朱祁钰颔首:“再多给常德备一份。”
“奴婢遵旨!”
常德呀常德,就看你明天晚上的表演了。
“皇爷,这次恩赏,花出去12万两银子呀。”冯孝心疼,皇帝今天随便一赏,就这么多。
除了朝臣外,各家爵府,宗室,都是要赏的。
还有那些致仕的老臣,以及对宫中有贡献的太监、宫女、命妇,都是要得一份额外赏赐的。
明日过年,宫中所有人都要再赏。
过这个年,宫中预估要预支120万两银子,真的是花钱如流水。
和往年比起来,已经十分节省了。
“该花的钱得花,不能寒了人心。”
这钱是不能省的。
说白了,就是走人情。
“明日宫宴可准备好了?”
“皇爷,都准备好了,按照最高规制供的饭菜,不会出错的。”
冯孝回禀:“您的心思,百官一定能看到的。”
朱祁钰颔首:“把给尚食局的赏钱准备好了。”
“年夜饭的赐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