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景泰九年第一场朝会布局东南诸国(6 / 7)

!”

朱祁钰话没说完,于谦立刻打断:“陛下,兵贵精不贵多,而且假道灭虢的道理,安南也懂,怕是会防备甚重,得不偿失。”

“你觉得多少合适?”朱祁钰觉得派五千人都少。

其实派五千人过去,补给是个大问题,难不成去安南打下一个城池来做补给吗?

“派一善战之将,一千人足够了。”于谦斟酌着。

“太少了!”

朱祁钰一锤定音:“三千人,不能再少了,朕给安南国下旨,让其乖乖提供补给。”

“陛下!”

于谦苦劝:“三千人太多,一千五百人,再加入些厂卫番子,凑足两千人,足够用了。”

朱祁钰还是觉得人少,看向边永:“你觉得两千人够用吗?”

“陛下,这得看您要干什么?”

边永淡淡道:“若您只想运送种子回国,两千人足够了;”

“若您想以微臣做攻打安南的前站,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朱祁钰摆摆手:“为时尚早,等广西大治之后,才是对安南动手的时机,必须要以广西、云南做大后方才行。”

“那两千人足够!”边永磕头。

朝臣对皇帝的态度是满意的,若是只为一时之功,贪恋安南之土,怕又是重蹈覆辙。

皇帝能忍,才能做大事。

于谦摊摊手:“陛下,兵贵精而不贵多。”

“安南等国气候炎热,当从云南、两广、福建中挑选兵士。”

“再选一战将,微臣觉得欧信合适。”

于谦倒是会挑。

“欧信有伤在身,不宜奔波了。”

朱祁钰第一人选是欧信,第二人选是陶成。

“陛下,年前陶成也病了,怕是用不上了。”岳正回禀。

“谅安南、占城不敢攻打大明,就派杨屿去足矣。”朱祁钰定下人选。

于谦沉吟道:“还当从厂卫中挑选些机灵的,擅长收集情报的人。”

厂卫都有要职。

“派逯杲去吧,让他将功补过。”

朱祁钰对缇骑有了新规划,负责外事,培训间谍。

若再不济事,就处死吧。

“陛下,宫中还需出个太监,以示正式。”

于谦有两层深意,一是皇帝放心;二是去传旨,当然得有太监去。

“运送粮食种子,极为重要,得派个激灵点的,怀恩,你去!”

怀恩从台阶旁走出来,跪在地上:“谢皇爷恩典。”

这是立功的机会。

皇帝都说了,未来会实控整个东南亚,看看边永就知道,从一介郎中,变成了堂堂寺卿。

东南亚就是立功的好地方。

他怀恩在军中历练一番,也懂掌军,又是皇爷的贴心人,必然能在东南亚建功立业。

“顺便再催促安南王,将粮食运送广西。”

朱祁钰道:“夏埙常驻广西,有事你们可找夏埙,可找方瑛,可找刘震海,可找薛远、薛瑄,都能帮到你们。”

“此次以边永为正使,潘本愚、逯杲为副使,怀恩为镇守太监,杨屿为指挥使。”

“从京营中调二百南方兵,再从云南调二百兵,从两广调一千一百兵,其余人从缇骑中补全。”

“大年初六,你们就出发!”

边永跪在地上:“臣等遵旨!”

“边永,万一安南王因暗恨朕杀了安南使臣,而难为你。”

“朕允你随机应变,也允你杀人!”

“安南区区小国,还敢质问上国使者?你告诉他,方瑛的百万雄师,随时都能过朱雀关,灭他安南国!”

“朕远在京师,不能帮你什么。”

“但朕告诉你,你在外面受了委屈,朕给你出头!”

朱祁钰给边永仗胆呢。

也就皇帝这么霸道,像边永出使,讲求的就是一个人情世故。

多多带着厚礼,打点关系才是正解。

“微臣谢陛下关怀。”边永磕头。

一应行程,以及带着的礼物,都需要阁部仔细商讨。

“边永,尔等到了暹罗,和外商交易时,一定告诉他们,咱们愿意和他们长期贸易。”

胡濙忽然道:“从陆路运送种子并不安全,让他们走水路,更快更安全。”

“有其他好东西,咱们也愿意花大价钱买的。”

边永躬身行礼:“下官遵命。”

胡濙又交代几句,告诉他下朝后去内阁详谈。

“陛下,这批种子到了两广,可在两广率先栽种,然后再送给江西、两湖一些。”

朱祁钰皱眉,表示不解。

“陛下,种子也是需要适应气候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胡濙笑道。

“老太傅老成谋国,就按照老太傅说的办。”

朱祁钰慢慢坐下:“说完粮食,就是春闱了。”

“今年春闱,按照往年的日子开考,由礼部负责。”

“获得特许的举人,可参与此次恩科。”

科举可是大事。

去年因为科举拖延,耽搁了不少大事。

“微臣遵旨!”白圭磕头,去年丢了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