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朝鲜大乱出兵吞其民放其地当(5 / 8)

。”

于谦认为必须要遏制女真部壮大。

以前,女真部一直都是癣疥之疾。

因为女真贫瘠,连铁都没有,根本威胁不到大明。

可占据朝鲜的女真可就不一样了。

朝鲜有钱有粮有铁有盐,什么都有。

因为兵弱,一直不是中原王朝之敌。

但落在女真手里,这些都能转变成强大的战斗力。

届时大明东门户,就出现一个新的强敌。

想扫平,就需要大量的精力。

万一令女真做大,成为东北大患,可就是大问题了。

于谦认为,速援朝鲜。

朱祁钰看向胡濙。

胡濙清了清嗓子:“邢国公勿急。”

“朝鲜究竟是何情况,咱们还不知道呢。”

“不能光听信朝鲜使臣一面之词。”

“这些年,朝鲜经常向国朝哭穷,进献一两位所谓的公主,就从大明攫取巨大利益。”

“老臣认为,朝鲜使臣必有夸大之意。”

“还是再等等程信和罗绮的信报,再做决定。”

于谦却持反对意见:“不管夸大还是吹嘘,女真部可抢掠朝鲜,但绝不能占据朝鲜,这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仪铭也支持于谦,认为当速援朝鲜。

还有耿九畴和马文升,都支持于谦。

胡濙这边则是岳正、白圭、李实等人,认为应该再等等,朝鲜终究是癣疥之疾,没必要大兴兵戈。

朱祁钰也在踌躇:“邢国公,若现在援助朝鲜,大明能得到什么?”

“将敌人控制在弱小范围内,便随时可吞并!”

“一旦敌人壮大了,再吞并,可就难了。”

于谦认真道:“陛下之前想用女真、兀良哈和朝鲜,彼此消耗。”

“大明左右局势,各个击破,最后鲸吞三方,并入大明。”

“但如今,朝鲜不堪一击。”

“女真和兀良哈,一定会借用朝鲜壮大自身。”

“到时候,再想吞并,难如登天。”

耿九畴附和道:“陛下,国朝援助朝鲜,可顺势吞并朝鲜”

“绝对不行!”

胡濙掷地有声道:“若国朝野心暴露,安南怎么办?朵思、乌斯贜会作何想法?”

“还有西面的吐鲁番、哈密,以及北面的瓦剌,他们会怎么想?”

“如今大明虽然强大,但四周也都是敌人。”

“不能因为眼前芝麻大的利益,就放弃持之以恒的国策!”

“现在的大明,只能是宗主国!”

“不能效仿大元!”

“将附属国,变成领土!”

胡濙的话,得到李实的赞同。

李实这段时间,一直在地方,刚刚回到中枢不久。

“陛下,大明对荒凉之地,一直都没有野心的。”

李实说:“永乐朝吞并安南,但那是我国故土。”

“而且,当时安南尚未建立,国朝撤出交趾后,才建立的安南国,所以算不上仇人。”

“可一旦大明鼠目寸光,吞并了朝鲜,必然人人自危。”

“到时候南方大乱,西边大乱。”

“朝鲜人也未必愿意真心合并进入大明,必然重蹈交趾覆辙。”

“届时四周烽烟四起。”

“到嘴的朝鲜,恐怕也要吐出来。”

“得不偿失啊陛下!”

这话说得很难听。

仿佛在骂皇帝鼠目寸光。

朱祁钰却不以为忤,点点头:“李卿说得有道理。”

看向一言不发的孙原贞:“孙卿,你有何意见呢?”

“回陛下!”

孙原贞缓缓道:“老臣以为,国朝不能不管朝鲜死活,也不能和女真部硬碰硬。”

这话有点拧巴。

人家都占据朝鲜了,不硬碰硬,怎么夺回城池呢?

“陛下,老臣之策,怕是有伤天和啊!”孙原贞欲言又止。

“先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朱祁钰来了兴趣。

孙原贞道:“敢问陛下,您对朝鲜之民,是何态度?”

“听话的可入华夏,不听话的该杀!”

孙原贞却道:“若陛下想收朝鲜之民,如今正是天赐良机。”

“朝鲜战乱,天朝派兵帮助朝鲜平乱,乃是天理。”

“因为朝鲜是大明的附属国,朝鲜国民,准确的讲也是大明国民!”

“咱们派兵,陈兵于鸭绿江南岸,设置收容所,将朝鲜之民,移入辽宁。”

“女真部收朝鲜,无非是为人为粮为盐为铁。”

“可核心却是人。”

“如果朝鲜之民,被国朝收拢,没有了人,女真部占再多城池有什么用呢?”

“等天兵一到,他们必然落荒而逃!”

“可是!”

“这样一来,整个朝鲜平壤以北,怕是要千里无人烟了,着实有伤天和。”

这哪是毒计啊!

这是妙计啊!

搬空朝鲜,壮大自己,妙计啊!

朱祁钰眼睛亮了起来:“诸卿,热河缺什么?河套缺什么?整个北方都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