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用砖头蹭头皮大侄子叔这是帮你(5 / 8)

家族,而不是中枢!

这些都是他们的私产!

所以金忠抓住了一个好时机。

“家产分半,彼此各立一宗,江西再无余氏!”

“家产,本督会派人亲自析产,然后公平分配。”

“说话口音都不一样,行为习惯更是不尽相同。”

“谢大人高抬贵手。”

家里少说有上千万两。

说明,这些船支在朱祁镇亲政之前,就消失了。

离开故土的余家,还是余家吗?

“和抄家灭族比起来,哪个更好呢?”金忠问。

回程的时候,尹家送来一个卷轴,卷轴是用玉镶的,打开一看是阎立本的画。

四大家族把持着铅山的纸啊。

可按照金忠说的,移陈家一半人去广西,移走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分家产!

就把范广打发走了。

至于之前的船支,绝口不提。

“陈先生,有礼了。”金忠进入陈家。

“自己说,你家干了什么?”

“陛下的意思是,打退了女真部,朝鲜军卒会迅速堕落?”

“他就算想入仕,也不可能了!”

&t;divtentadv>“罪臣之族,如何当官?”

蚊子腿也是肉。

“大、大人,若我家不拿出银钱的话”

王越苦笑:“盖因大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啊。”

我们余家没这么多钱啊!

铿锵!

金忠给他开出一个优质条件。

陈应做事滴水不漏,让人泡了普通茶叶,给外面站岗的番子奉上茶汤。

“本督也不跟你兜圈子了。”

“奴婢等为皇爷靖忠,乃泼天之幸!”宫人们磕头。

接下来几天,南直隶进入静默期。

“不是朕不关心你,对你不闻不问。”

这可是个好人选啊。

然而这些记录,竟然在正统朝,离奇的消失了。

“宣德朝的战斗力呢?”

朱祁钰详细帮他分析:“而周贤、周玉父子,可是一对将才。”

本以为含山公主就是贪点钱财,充当密探而已。

因为正统八年,朱祁镇曾下诏重新督建海船,再下西洋。

“此战朕却由你担任总兵官,心中怕是有不服气。”

“朕希望,你能将这些人,全都活着带回来。”

“反正刚开始是为了招揽朝鲜人入国朝,你有充足的时间练兵。”

他把茶杯狠狠砸在余允徕的脑袋上。

“但朕相信,你会用才能征服他,让他认你这门亲家!”

陈应脸色一变,金忠这是点他呢。

他接过来,仔细端详:“这颗东珠,应该是本地养蚌人手中的,李震把这东西给你,昭示着什么?”

说完朝鲜事,朱祁钰问他:“对兀良哈怎么看?”

从那之后,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再也没有出海过。

王诚泪如雨下。

“到时候这支强兵,可能是国朝入朝最大的障碍。”

这样上好的纸,卖出去更是赚海量的银子。

“今年打仗太宽裕了,不知道是该打富裕仗,还是省着打。”

“照直说!说实话!”

但余家家丁可不敢进来和锦衣卫顶牛。

没错,梁珤就在辽宁督建新船呢。

“蚌?本地蚌?”

陈应说得谦虚。

“因为朕与你,心照不宣。”

算你聪明!

含山公主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让尹玉和尹辉给王竑磕头感谢。

余允徕下意识说:“我家本本分分的读书,不做伤天害理的事”

“哪来什么感谢呀,您折煞老奴了。”

时间点在正统元年到正统七年。

“放心,锦衣卫一个铜板都不会沾手的!”

余家秉承家训,只读书不为官。

金忠知道,一千五百万两,说着数额挺大,但对陈费余杨四大家族来说,只是毛毛雨。

这里面有鬼。

谁能想到,金忠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鄱阳城,来到上饶。

王竑来南直隶,是纳投名状来了。

“大人饶命啊大人饶命!”余允徕磕头。

但陈修在洪武四年卒于任上,后代也没有朝中能臣诞生。

陈应脸色发苦,这就是明抢啊!

原因都不问了,莫须有,就抢。

“朕都知道!”

朱祁钰展开王竑的密奏,瞳孔微缩:“海船?”

他就得从阁老的位置上滚下去。

最有名的,就是铅山费氏结亲。

王越却表示反对:“陛下。”

王诚要跪下,朱祁钰却抓着他的手,不肯松开。

“那么多船支,难道都烂光了?”

但不是宣宗皇帝安置的。

宋伟和李震虽然能力足够,但官职、威望、资历全都不够。

上一个顶牛的,全家都死绝了。

“你若做到,朕就封你侯爵!”

难道花了钱,还不能换来陛下的法外开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