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儿到用时方恨少(5 / 7)

如今费家当家做主的,是费镇的六儿子,费璠。

费璠是个闲不住的性子,说喜欢养鱼,就恨不得把天南海北的鱼全都搬到自家池塘来;

说喜欢养花,就恨不得把天下名花,聚集在自家园子之中。

最近迷上了炼丹,日日和道人形影不离。

把家都拆了,改成了道观,每日在里面炼丹寻道。

年过三十了,却不成亲不纳妾,他什么都好,唯独不好女瑟。

金忠造访费家。

却没看到费璠,费璠的九弟费瑜说,自家六哥在丹室炼丹。

“带本督去瞧瞧。”

费瑜想不通,金忠一个太监,也想长生不老?

带着金忠去丹室。

丹室里一只丹炉正在燃烧,几个道士忙来忙去,往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哪个是费璠?”金忠发现里面有七个道士,没看到费璠。

“提督大人,那个戴道士冠帽的就是家兄!”费瑜苦笑。

原来费璠也穿着一袭道袍,带着人忙来忙去,他是最认真的一个。

“费璠?”金忠念叨这名字。

“谁叫我?”

费璠后知后觉。

仿佛才看到金忠这不速之客。

他快步走过来,满脸不爽:“老九,都说了,现在是炼丹的关键时刻,容不得打扰。”

“你又来干什么?”

“家中琐事不必烦我,你做主即可。”

“你眼睛有问题了?跟我眨什么眼睛?”

费璠指着金忠问:“他们是谁啊?”

费瑜吓了一跳,赶紧躬身请罪:“家兄脑子出问题了,大人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大人?”

费璠脑子回归本体,认出了金忠官袍,吓得连连告罪。

“你很擅长炼丹吗?”金忠问他。

费瑜一个劲儿给他使眼色,这太监勒索了陈家和余家,言多必失,你千万少说话。

“回大人,一时兴趣罢了,过几天可能就没意趣了,不想炼了。”

金忠微微颔首:“本督听说你兴趣颇多,可做出来什么实事?”

“不曾。”费璠言不由衷。

他养鱼时,知道如何给鱼儿营造出适合生存的环境;他养花时,能培育出本地特色的花朵。

做什么看似徒劳无功,但都悟到了道理。

这是朱圣的学说,格物致知。

“罢了。”

金忠本以为费璠是个人才,皇爷说了,要搜罗天下怪才,入中枢为宫中所用。

他以为费璠是个怪才。

结果他自己都承认了,就是个浪费钱财的庸才罢了。

费璠都懵了,这什么套路啊?

“认罪银之事,本督就不赘述了。”

金忠冷冷道:“你铅山费氏,拆分一半,填充广西。”

费瑜一下子就懵了。

“大人,我家愿多拿出一百万两认罪银,能否允准我家留在江西祖地啊?”

金忠瞥了他一眼:“怎么?你费家比陈家、余家脸大吗?”

费瑜登时哑然。

他本来就不是家主,只是老六太不正经,前面五个哥哥,都去世了,老七和老八又不在家中,只能让他来代理家主。

他也不善言辞,只能搬出老爹。

“能不能等家父百年之后,再拆分家族啊?”

金忠却笑道:“本督听说,费老太公,今年已经九十九岁了,过了年就百岁了,今年和明年搬,又有多大区别呢?”

百年之后,不是具体百岁!

而是老头死了再说。

“要不本督做一把恶人,请老太公去侍奉太祖皇帝?”

金忠怪笑:“这样,你费氏就全了孝道了。”

费瑜登时大怒。

费璠却行一礼:“提督大人切莫和家弟玩笑了,费家愿意拆分一半,去广西。”

费瑜想劝,却被费璠瞪了一眼。

他虽然糊涂,但不是傻子。

陈家和余家都允准了的事,费家就能躲过了?

金忠喝了口茶,并不言语。

“提督大人见谅,在下格物悟道,一时正常,一时神游天外,和朱圣人交流格物之事,还请大人莫怪。”

格物致知,是朱熹提出来的。

朱熹是上饶人。

整个广信府,都以是朱圣的乡人自居,可谓是与有荣焉。

但这些金忠不感兴趣:“除此之外,留在铅山的费氏,再拆出一房,移去湖南。”

费璠只能答应下来。

此行甚是容易,金忠也懒得逗留,在铅山待一日,让诸多小家族缴纳认罪银,然后拆分人口移民去广西。

然后去弋阳。

登船之时,却遇上了费璠。

费璠带着族人,主动移民去广西。

金忠讶异:“你是主宗,又是费氏家主,为何非要自己走呢?”

“学生自幼顽劣,不事诗书,丢尽了家父的颜面。”

“年幼时,尚有兄长庇佑。”

“但人过中年,兄长俱亡,却一事无成。”

“如今家道离散,学生愿挺身而出,羔羊跪乳,还家族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