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合纵连横出使安南(5 / 6)

罗接壤了。

真腊于宣德五年被灭亡,首都吴哥被暹罗攻占。

宣德八年,迁都于金边,再次立国,大明官方文献就不叫真腊了,改叫柬埔寨了。

真腊,是大明的音译。

是由高棉人建立的吴哥王朝,因为建都在吴哥,首都名字叫吴哥通的意思,所以被称为吴哥王朝。

所以,真腊、高棉帝国、吴哥王朝,其实说的是一个国家,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称呼。

最著名的就是吴哥窟,已经被暹罗大军一把火给烧了。

呼!呼!呼!

逯杲却打起了呼噜,怎么叫也叫不醒了。

黎鐉让人拿条湿毛巾过来,擦擦脸,清醒清醒。

然后起身入宫向父王禀报。

黎濬大修宫殿,耽于享乐,这个时辰,正在宫中抓美人玩呢。

被儿子搅了兴致,心情不爽:“到底有何事啊?”

安南国内也不稳。

安南第二个皇帝太宗皇帝黎元龙,立太子的时候,本来立谅山王黎宜民为太子的。

但黎宜民的母亲骄横跋扈,就废了黎宜民的太子位,改立二儿子黎濬为太子。

黎元龙驾崩后,年仅两岁的黎濬继位,由其母宣慈太后阮氏英摄政。

景泰四年才正式亲政。

而兄长黎宜民,则被黎元龙降封为谅山王,外藩于外。

和大明像不像?

皇帝朱祁钰也有个兄长,只是这个兄长当过皇帝,黎濬的兄长没当过皇帝,但当过太子,约等于当过副皇帝。

黎宜民默默积攒兵势。

偏偏安南上下没人知道。

和大明像不像?

黎濬喜欢享乐,对国家大事并不掌握,权力落在后族、权臣手里。

“父皇,儿臣以为这是一个机会!”黎鐉认为,这是扩张国土的机会。

但黎濬没有兴趣,他打了个哈欠:“安南国已经足够广阔了,国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什么还要扩张疆域呢?”

黎鐉一肚子话,却说不出来了。

“父皇,这”

“太子,你还不是皇帝,朕才是皇帝!”

黎濬瞥了他一眼:“朕还正值壮年,不该有的心思收一收。”

“儿臣知罪,儿臣知罪!”黎鐉不停磕头。

扩张领土,就得有人操弄兵权。

太子有了兵权,会不会黄袍加身呢?然后挥师攻打京城,坐上他这个位子呢?

哼!

你是太子,想当皇帝想疯了吧?

“出去吧,无事不要烦朕。”黎濬由太监伺候着回后宫了。

他还未到四十,正是吃喝玩乐的好时候。

只要和大明关系融洽,他这个安南王就当得稳固。

只要舔好了大明爸爸,安南就不缺吃不愁穿,他用心享乐就好了。

黎鐉却满脸失望。

他爹胸无大志,但大明皇帝太恐怖了,仿佛那个笼罩在安南国的大明太宗皇帝回来了!

别看安南王关起门来称帝称朕,在大明使者面前,得称臣。

“大侄子!”

黎鐉出宫门的时候,却有人叫住了他。

“三叔?”黎鐉露出惊喜之色。

他三叔不像大伯,把野心写在脸上,把怨毒放在嘴上。

三叔黎克昌却是个洒脱性子,对皇位不感兴趣。

却又悲天悯人,是有名的贤王。

数次劝谏黎濬,希望他能重视民生,勤俭节约。

结果黎濬当耳旁风,还把他赶回封地。

“三叔何时到的京师?”黎鐉和羡慕三叔,他自幼也和三叔亲昵。

民间有人传言,他酷似三叔多些,不像当今皇帝。

这等谣言,肯定是他的弟弟传出来的,觊觎太子之位。

“今日方到,听说大明使臣在帝都,可否代为引荐?”黎克昌笑道。

“请三叔听小侄娓娓道来。”

黎鐉拉着黎克昌去东宫,秉烛夜谈。

而黎鐉和黎克昌的对话,却被送入黎濬的面前:“哼,他们倒是更像是父子啊。”

这话把伺候的嫔妃吓到了。

而在东宫里。

黎鐉和黎克昌谈了一夜。

“奈何父皇听不进去呀,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不止能博得天子青睐,还能得到利益,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但黎克昌却不这样认为:“擅开边衅,非仁君所为。”

“陛下这样考虑,也有他的深意。”

“大明狼子野心,本王听说大明尽收漠北之土,又在广西做下灭绝人伦的惨案。”

“本王看呀,那大明皇帝不是个仁善君子。”

黎鐉苦笑,那能用仁善君子来形容吗?那就是个活脱的暴君!如桀纣那样的暴君!

“所以呀,安南若参战,就是与虎谋皮。”

黎克昌十分不看好为大明出兵之事。

听三叔这么一说,黎鐉也陷入思考:“三叔的意思是,那逯杲故意透露信息给我的?”

黎克昌点头:“按照侄儿你说的,那大明皇帝是暴君,他派来的边永,你也看到了,何其人杰。”

“怎么会派一个混吃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