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5 / 7)

、卖小人书的遍地都是。

唱戏的多,听戏的也多。

戏楼子多了,餐饮行业竟引来爆发。

各种餐馆层出不穷,天下菜系汇聚京师,达到鼎盛。

而京师城外,正在扩地,按照原外城的规格,东西北三个方向,都在建新城。

原京师只有内城和外城,正阳门是内城和外城的分界线。

明年,九门就要变成十五门了。

京师的面积扩了三倍有余。

京师人口激增,伴随着漕运的兴隆。

而建城的劳役,一个个洋溢着笑容,因为每顿饭吃的稠粥,能立住筷子,一天吃两碗。

而且,每天给一个铜板。

逢年过节,加一个铜板。

去年这些人就在京师做工,今年春耕完毕,就早就离了家,还带着兄弟朋友一起来京师做工。

去热河做工的也多,热河给的工钱比京师高。

宁夏的工钱更高,去的人也不少。

“额滴乖乖!”

梁谷都看傻了:“我才离开京师大半年啊,怎么变成这样了?我都找不到家了!”

锦衣卫在城外都分块地,自己建宅子。

他家原来在内城,住一个小宅子,家里十几口子人,挤在一个逼仄的小屋里。

进了锦衣卫后,皇帝恩准,给厂卫所有番子,分地建宅。

以前觉得城外的宅子不好。

现在看到建造的城外,发现十年后,城外也会成为内城一样繁华,他家的宅子选小了。

“本官也认不得了。”

大受震撼的是朱仪。

他是成国公,在京师生活几代人了,对京师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但眼前这个京师,太不一样了!

船支在通州停靠。

通惠河由治水司挖的,用时三个月挖通,算是牛刀小试,很快就挖成通航了。

其实,通惠河去年就挖了一部分,还是工部主持的,今年改成治水司主持,征召十几万民夫,耗时三个月彻底挖通。

站在通州岸上。

朱仪恍如隔日。

银子要通验后,押解入内帑,全程他都要盯着。

足足等了三天,通验完毕,确定银子真伪、数量,核定成册,几方签字后,才昭示着他押运的任务终于结束。

然后骑乘快马入京。

先入宫拜见。

朱祁钰收到了江西奏报,金忠发明的认罪银很有意思,倒是可以通罚一遍,大赚一笔。

闻听朱仪入宫,就让宣进来。

很快,朱仪入殿叩拜行礼,哽咽道:“微臣朱仪,叩拜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朱祁钰打量着他:“瘦了,也黑了,也沉稳了。”

“从广西辗转江西,一路征战,苦了你了。”

就这句话,戳中了朱仪泪点,哭泣磕头:“微臣不苦,微臣能有幸得到陛下恩重,微臣做什么都值当的!”

倒是肉麻。

但以必死之身,成为皇帝重用对象,着实不易。

“你兄弟朱佶也是个可用之才。”

朱佶被调入军吏司了。

朱祁钰本来觉得此人才能有限,但人才真的能被逼出来的。

朱佶天天钻研军纪,写下很多条例,言之有物。

“全赖陛下恩遇。”朱仪学聪明了。

“这次你押运银子有功,赐铜符一枚,表彰嘉奖。”

朱仪磕头谢恩。

“朕赐你的羽绒服,收到了吗?”

朱祁钰心情不错,后宫嫔妃胎相稳定,已经到临盆的时候了。

随时,后宫都可能有妃嫔诞下子嗣。

他的第一个孩子,也就这几天,就要诞生了。

“江西天气湿冷,微臣一直穿着呢。”

言多必失,朱仪不敢多说话。

所以气氛尴尬起来。

朱祁钰道:“回家看看吧,在京师休整几日,然后驾船回江西,江西离不开你。”

“世券之事也不用担心,以你们兄弟的能力,迟早能拿回世券的。”

“甚至呀,朕看你兄弟也能封爵。”

“一门两爵,可是显赫无比啊。”

朱仪磕头。

“你儿子朱辅和朱轸,前者在宫中侍奉,做事妥帖,颇有你的风范,未来也能兴你门楣;”

“朱轸也吸取教训了,在讲武堂里考试评优,聪慧有佳。”

“朕看啊,你这两个儿子,都是英才啊。”

好听的话嘛。

只要背负成国公的爵位,哪怕朱辅是一头猪,那也有用。

“犬子朱轸,都是陛下教导的好。”

朱仪磕头道:“贱内将他惯坏了,幸好陛下代为管教,才能走正途,否则又是个高粱子弟罢了。”

这是实话,朱轸仗着显赫架势,没少做坏事。

“朕听闻魏国公求娶你家长女啊?”朱祁钰话锋一转。

朱仪微微发愣,难怪皇帝说他两个儿子,原来是和魏国公有关系。

南直隶含山公主的事,他也有所耳闻。

他身份尴尬,可不敢搀和太多。

“一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