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景泰九年的大明把安南王变成傻子(6 / 7)

而每个码头,开起了很多小商铺。

而沿线的本地产品,也跟着售卖起来。

边永摆摆手:“少说那些没用的,等雨季过去,夏大人自然会找你算账。”

安南一年换了三个皇帝,不能再动荡了。

这是条好狗啊,放在顺天府咬人很好。

逯杲发狠道:“反正安南权臣只需要一个皇帝,听话即可,傻子反而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所以,他才对含山公主一再让步,就是想拿到尹家手中的海船。

“大人,那嘉王黎思诚什么都查不到,这个人咱们可能看走眼了。”逯杲觉得很是不妙。

黎思诚今年还不足二十岁。

因为权臣不是一个,很多权臣,组成了权臣集团,彼此制衡,皇帝还是皇帝。

逯杲行了一礼:“下官去查,准把这个人揪出来!”

以前朱祁钰管得松,他就和江南士绅搅在一起,窃取大明利益;

阮炽觉得这话说得有道理。

朱祁钰看了眼安南事,就放下了密奏。

整个登基大典,冗长而复杂。

权臣对这个懂事的皇帝十分满意。

想掌控西域,最好迁都去长安。

果然。

当年大明郡县安南时修的城池,修的道路,去哪了?

狼兵不敢不学,一边学说话一边造小人,心里发狠了,儿子一定要会说汉话,不能像他们一样了。

但他必须这么说,不敲诈丁列,一定会让丁列怀疑的。

他开始不吃这药。

朱祁钰看完薛瑄的奏章,喜笑颜开:“安南的粮食没有浪费,都是咱们的人吃了!”

“大赏,朕晚间就去!”

方瑛真是无语,汤州在安南来说不算小城池,怎么下水系统怎么烂?城池也没有用石头铺就,简直是乡村的土道。

“把杨璇诏来。”

朱祁钰看向他。

丁列也是读书的。

看了很久。

“那黎思诚今年才多大呀?正是野心爆棚的年纪。”

从朱雀关带来的一个台球案子,雨季里没什么事,他一直在打台球。

关键狼兵们不止一个媳妇,基本人均两三个,有的还带孩子,年龄小的都留下,当汉人养着。

含山公主和皇帝讨价还价,当皇帝接受价格时候,她居然虚晃一枪,却说自己没有海船,愿意进献两千艘江船。

让孩童们说汉话,过些年就都是汉人了。

之前是黎宜民在杀,现在换成权臣在杀。

他有了儿子。

逯杲道:“您看看那丁列、阮炽,人老成精,越来越怕死,他们最怕失去权力。”

像个疯子一样。

丁列笑了起来,彼此有用,都有利益,就是朋友。

“王卿,你在顺天府府尹的位置上,多少年了?”

群臣对着黎思诚山呼万岁,边永并没站出来指责,而是安静地看戏。

自然得为了儿子努力。

朱英把他派去基层,负责丈量土地,人累得天天哭。

不也正常当皇帝了吗?

何况区区安南王?

“可安南王是傻子的话,权臣的权势就不可遏制了,这符合我大明利益吗?”

以后就通行银币,收回铜钱。

偏偏夺门夜,他又隐身了。

效果也是最好的。

黎思诚坐在这寝宫里,竟觉得脊背发凉,浑身不舒服。

“陛下一道圣旨,天兵就诛你九族!”

朱祁钰把明制从十六进制,改为十进制。

正想着呢。

治水司的人在山东巡视。

很快,王福由太监引着进殿叩拜,他身材颀长,三绺长髯,飘然若仙,说话声音磁性,很是好听。

“要不你去阁部,都干几天?看看喜欢哪,就在哪里当官?”朱祁钰打趣道。

边永指了指自己:“本官无论是使臣,还是未来去地方做官,都需要丁兄帮衬呀。”

安南粮食多、娘们多,多下崽子,是好事。

“外臣真的不是这个意思啊!”丁列苦笑。

朱祁钰准备赐名朱见澳。

有了媳妇,也就有了家。

“含山公主戏弄陛下,其罪该诛!”杨璇磕头道。

朱祁钰大笔一挥,从广西调十万兵卒过来,安置在山东。

今年年头不错,罕见的没有发生灾祸。

朱祁钰斟酌的时候。

这话说得,也没毛病。

“这个方瑛,真是有本事呀!”

今年因为安南的粮食,皇帝先把赵陕甘宁辽辽宁鲁鄂湖北湘湖南桂广西粤广东赣江西几个省的税赋全免。

“皇爷,已经制成十万枚银币。”覃昌磕头道。

你个老滑头。

密奏里全是详细的育苗、栽种、繁殖的过程,朱祁钰看得津津有味。

密室里面还有一道门,阮炽从里面走了出来,笑道:“大明果然没有侵吞安南之心。”

中枢还拨了笔款项,给整个北方的百姓,按户计算,每家给四棵果树苗,栽种在院子里,不计商税,给百姓增添瓜果,也增添个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