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释奴令汉儿不为奴(6 / 7)

这些士绅好事办不好,啃食大明的血肉,挖大明的根子,可个个拿手。

这样一来,朝堂就增加一批可用之臣。

朝臣也跟着说,贸然释奴,弊大于利。

关键金忠没有证据呀,直接就杀人了。

江西真是不清理不知道。

“凭借大明广袤的土地,难道还不能供养这点人吗?”

“以真实人口为划分。”

这个时辰,阁部重臣都在宫中办公,闻听宣诏,立刻进入养心殿。

“但等朕死了,皇权就会丢掉的。”

就是说,景泰十二年开始实行。

胡濙苦劝。

按照金忠和王竑的密奏。

朝臣脸色发苦,反正您一张嘴,说谁好谁就好,说谁坏谁就坏。

“等朕这艘船沉了,换了新船,人家能重用你们吗?”

跪了小半个时辰了,朱祁钰才让朝臣起来。

“姚卿,说!”朱祁钰道。

“陛下,老臣并未说钱不重要,而是说大义更为重要!”姚夔觉得皇帝在偷换概念。

朱祁钰目光阴冷:“他们能活着,是朕的先祖建立了大明朝,让令其祖上活命!他们能认字,是朕庇护他们,给了他们好日子过!”

朝臣对视一眼,只能胡濙来劝谏:

“陛下,汉儿不为奴,是于国于民的好事。”

这漕运,每天运都是银子。

文人若去边疆历练三年,去当武将的幕僚,或者深入基层,不止能博得名声,还能参与实政。

“等黄河根治,水系勾连完毕,关中、河南、北直隶、山东又成了大粮仓。就算中原多出了五千万人口,那又如何?”

“哪来的!”

就是说,别把事情做绝。

“回陛下。”

“丁口二十人到三十人者,拆分成四户,一户留在原籍,一户移民至湖南,一户移民至广西,一户移民至广东。”

没错。

姚夔缩在后面,还是老太傅您来当出头鸟吧。

“朕看是一码事。”

“这不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吗?正因先胡公教谕万民,蜡炬成灰泪始干,才得道多助。”

“银币兑换如何了?”朱祁钰忽然问。

胡昭眼泪流了出来:“去陪先父,虽是吾愿,但对大人而言,并无益处呀”

朱祁钰冷冷道:“告诉马瑾,谁敢阻拦他,用朕的天子剑,杀之!”

朱祁钰冷笑:“朕看这些人,是对自己宽标准,对朕却严加标准!”

“天下流民上千万人!”

“让天下文人,不要坐在家里全凭想象,胡说八道!不知民间疾苦,不知边疆之苦!”

朝臣不答。

朝臣猛然一惊。

难道被唾骂不是应该的吗?

“那胡昭、胡锡,打造军械,贩卖于外,难道这样的人,也能逃脱罪责吗?就因为他的父祖是胡俨?”

朝臣心头一跳,您为了保金忠,不至于这样吧?

“朕还以为,都忘了呢?”

“由黑冰台掌握天下风闻。”

金忠是您的奴婢,他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您,他犯了错,当然找您喽。

“我胡家绝不敢阻挠锦衣卫办案。”

“朕决心已定,立刻传旨!”

胡俨家族以莫须有而被诛杀,在朝野上引起轩然大波。

“若主家强留佃户、家丁、义子义女者,该佃户、家丁、义子可打死主家,免其罪责!”

“臣等谢陛下体谅!”朝臣磕头。

马瑾现在犹豫,他若再去胡家,等于他本人站队胡俨,金忠不会拿他怎么样,但坐在奉天殿上的皇帝,会怎么想呢?

“释奴令,势在必行!”

朱祁钰目光森冷:“江西所有大户,家产有千两银子、丁口在十人以上的大户,必须分家!”

“用朕当暴君,来杀人吗?”

沙铉明知必死,就等着胡家人砍死他呢,胡家人拔刀,他保证不反抗。

没说过,不允许大户人家使用奴隶呀?

用三年时间,给大户抓捕奴隶的时间,也给汉奴适应新生活的时间,朝堂也要妥善安置。

能不让奉天殿上的群臣胆寒吗?

这种事起了先例,以后谁还有好?

一提钱,沙铉眼睛一亮。

“金忠抓了胡俨的后人,天下文人竟戳朕的脊梁骨,这是何道理?”

但释奴,和人口爆炸、粮食短缺又矛盾。

可这钱有命拿没命花啊。

又歪楼了。

朱祁钰忽然爆吼:“这样的人,难道不该杀吗?不该杀绝吗?”

不管皇帝做得对与错,只要得罪了他们,他们就能用吐沫星子喷死皇帝,把皇帝喷成狗。

皇帝的根本目的,是对付胡俨的后人?

冯孝磕个头,立刻去宣。

朱祁钰心意已决:“抓捕奴隶,也是汉化的过程,等过几年他们会说了汉话,也就变成了大明百姓。”

让朝臣失去了安全感。

“赐座。”

“回皇爷,每天运去铺面上的银币,刚发售就被抢兑一空,如今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