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文武庙 圣庙 帝王庙(可跳订是名(4 / 7)

之高,而张辽张郃入了武庙,荀彧是必入文庙的,就差个荀攸了?”

三国人杰是真的让人纠结。

“右一殿,中间放秦始皇嬴政神位、神像,左侧陈列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右侧放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病已、汉光武帝刘秀。”

文庙里,就显得不相上下了。

“那些没入庙的名臣名将,以后在其家乡,或者功成之地,设庙祭祀便是,都是华夏人杰,理应享受千古祭祀。”

还是改一下武庙名单,入武庙。

“无妨,塑神像也能让天下百姓,乃至后人看一看历朝历代皇帝的风采!”

在资治通鉴外纪里: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为五帝。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虞世南、马周是没有疑问的。

“若按姚公之标准,费祎、董允也可入庙呀。”白圭道。

倒是高士廉、萧瑀在犹豫之中。

“朕以为,可将岳飞、张良、诸葛亮列入武圣,称为亚圣。”

武庙里,空位太少,李勣和徐达也是能争一争的,吴起、孙武、白起、乐毅表示不服,关羽、张辽、周瑜也想坐一坐,苏定方、常遇春深表不服。

启用的都是能工巧匠,千古俊杰。

“凡是入文武庙的本朝臣子,哪怕曾经犯罪,朕也特赦其罪,恢复爵位,并入文武庙享受祭祀。”

东晋则是:王导、谢安、桓温。

姚夔却道:“陛下,老臣以为宜少不宜多,左供孔圣,右供姜圣即可。”

秦朝名单:李斯。

毕竟隋朝短暂。

王复却道:“陛下心心念念流民之事,不如中枢略微倾斜,给一点好处便是。”

“陛下,老臣以为,萧何也可坐一主殿。”

汉初文臣中的张良、萧何、范增、陈平四个人是一定能进的。

盛唐名单确定:李昭德、姚崇、狄仁杰、娄师德、宋璟、张九龄。

朱祁钰颔首:“岑文本和褚遂良呢?都是名臣啊,朕觉得也可入。”

只剩下两个殿。

高允,侍奉北魏五代皇帝,一代伟器。

程昱、诸葛恪入文庙,多少有些不伦不类。

王肃、李崇、杨椿、李彪等都是孝文帝时代的名臣。

“诸卿,该如何贴补流民生计呢?”

还有风俗通义、三字经、庄子、纲鉴易知录的三皇都是不一样的。

邓艾、羊祜、杜预入了武庙。

然而,开国功臣又多被诛杀,现在追封显得不伦不类。

朱祁钰问道:“姚广孝和郑和,该不该入庙呢?”

耶律楚材吃了辅佐蒙古的亏,否则他坐主殿,绰绰有余。

“朕以为荀攸也可入庙。”朱祁钰道。

他朱棣何德何能,单独开辟一殿,去做祖宗呢,地下还有亲爹呢,他这是大不孝。

那肯定是张良啊。

他又沉吟一下:“就定孟珙和文天祥入庙,南宋的其他人就不必考虑了。”

“诸卿,朕在想,诸葛亮可否入圣殿?”朱祁钰抛出重磅炸弹。

然后就是帝王庙了。

朱祁钰颔首:“而且,要是以这个标准的话,钟繇也是能入庙的。”

宋配和张宾、崔浩都有资格入文庙。

可能在国外并不重要,但在中原这片土地上,尤为重要。

陈群献上来的九品中正制,凭此一策,够进文庙。

“都入文庙?”朱祁钰也纠结。

很快,就把名单商议出来。

段秀实、李德裕、裴度、高骈、刘晏、杨炎、陆贽、李泌、李吉甫、李绛、郑畋等等。

毕竟人家的功绩摆在那里。

在春秋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

两宋的名臣就多了。

那岂不乱了纲常?

朝臣都反对郑和。

朝臣思维还没转过来。

人选实在太多了!根本写不过来,都是实打实的,起码水分小。

三国名单就太多了: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陈群、华歆、张既、钟繇、杜畿、满宠、董昭、刘晔、蒋济、王肃、张昭、张纮、鲁肃、诸葛瑾、步骘、顾雍、虞翻、薛琮、诸葛恪、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邓芝、黄权、法正、庞统等等等。

三国名单定下来:诸葛亮、荀彧、荀攸、郭嘉、鲁肃、陈群、张昭、顾雍、蒋琬、蒋济。

“姚阁老,若文臣以张良为界限,有几个能入文庙的?”白圭反问。

这一殿争议最大。

活下去的希望就可以了。

朱祁钰有意提高财政官员的地位。

反正麒麟阁十一功臣,霍光、张安世、赵充国是能入庙的,其他人有待考证。

公孙弘和桑弘羊,争议性都很大。

“陛下,不如移去武庙?”胡濙不想自己入文庙的时候,旁边站个太监,騒臭。

王复的意思是,不能给钱,也不直接给好处。

在儒教里,是没有人能超过孔子的。

得把圣人搞得多多的,毕竟我们华夏文化源远流长。

明朝现在的名单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