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银行的诞生(3 / 7)

部下的财政司,叫大明银行。

和原票号业务合并,改名为银行,增加一项兑换银币的业务。

李贤对银币并不陌生。

从银币发行后,他收到的俸禄,就是银币,他开始对银币爱不释手,但见多了,却觉得此物稀松平常。

但是,辽宁百姓没见过呀。

虽然兑换比例奇高,运输成本、兑换成本、人力成本等等都要增加到兑换比例上去。

但银行门外,排满了长队,无数乡野士绅,都想兑换几个银币开开眼。

用红纸卷着的银币,打开后,发出银子撞击的脆响,听得让地主老财心肝乱颤。

刚开始,还有奸商囤积居奇。

却发现从北京而来大量的船队,押解着一船一船的银币,导致奸商彻底赔了。

民间伪造银币之事,也瞬间兴起。

原来那些私铸银子的,改行做了假钞贩子,却发现,他们仿造出来的银币,有很大的缺陷。

仿造的是手工一锤一锤砸出来的,而银币是机器锻造出来的。

根本造不出一模一样的,想破解,需要时间和技术积累。

所以,他们就开始在市面上制造谣言,说银币不能花云云,导致人心惶惶。

中枢派下厂卫,巡视地方,抓到一批私钱贩子,统统灭九族。

虽然市面上谣言四起,让一些普通百姓望而却步,但仍然阻挡不住人的好奇心,银币仍是供不应求。

李贤每日下值时,都会绕路来银行看看。

银票和银币,都出自银行。

银行,就是钱庄,能存款、取款,有存契和取契,一切按契约办事。

但还有不一样之处,就是银行提供借贷业务,利息公道,士农工商皆可借贷,拿抵押物即可。

除此之外,中枢给官员发俸,也不给现钱了,而是发票。

官员凭票去银行支取即可。

兵卒发饷,发的也是票,没有现钱,凭票去银行便能支取。

今年,中枢发了煤补,发的就是一张票,百姓凭票去银行支取即可,若不要现钱,可以来年少交税赋抵扣即可。

还有植树补贴,中枢给天下百姓,按照户划分,每户发放四棵树,有果树、桑树、杨树等不限。

伪造票的票贩子也有,浑水摸鱼占便宜的肯定有,但只要被抓住,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今日府衙无事,李贤穿着常服来到银行。

他很好奇这个新鲜玩意儿。

看见一个老农,在档口办理贷款,李贤微微皱眉,他对银行贷款之事十分不满,并数次劝谏陛下,终止贷款业务。

贷款是害民之举!

皇帝给他回信,说朝廷不做,贷款之事只会被地方大族垄断,逼得百姓卖儿卖女,最后连糊口的土地都没了。

所以,朕欲取缔天下贷款,只由中枢放贷,不许民间借贷,民间借贷,贷者死罪,借者不用还钱云云。

李贤看出皇帝的决心,便不再劝,而是写下很多条建议,限制贷款,请求皇帝采纳。

结果大出李贤的预料,皇帝尽数采纳。

贷款,当由银行职员一一审核后,符合规定才予以借贷,规定有三:一是贷款者急需这笔钱;二是这笔钱是否做正事;三是贷款之资不许用于嫖赌等歪行,否则一律骗贷罪论处。

并必须核实,借贷者是为何借款,倘若因为灾年、生活困苦等原因,当通知布政司,请求布政司妥善安置。

李贤将贷款,设定层层框架,想将贷款害民之举,改为益民之举。

同时,他请求皇帝,降低贷款利息,皇帝不能与百姓争利,百姓借贷者,已经家境十分贫困了,不能再给百姓加大贷款压力。

皇帝一一采纳,贷款利息,用来平衡银行收支。

朱祁钰十分清楚,任何东西,刚出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可当利益变大时,人就遏制不住野心了,最后都会变成害民之举。

所以,他听之任之。

坐看银行的贷款,从益民便民之举,变成害民愚民的金融巨兽,到时候他李贤,说不定就从屠龙者变成恶龙了呢。

“老先生。”

李贤看到那个老农拿着钱袋出来,站起来行了一礼,问道:“请问老先生借贷银钱,所做何事呀?”

那老农有点局促,以为李贤是抢钱的呢。

果然,门外进来五六个庄稼汉,把老农围起来,都紧张地看着李贤,生怕李贤抢钱。

这几个也是怂货,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李贤的衣服,担心李贤是贵人,收拾他们。

“老先生,诸位切莫误会,老朽只是也想办理贷款,咨询一番,请老先生告诉则个。”

李贤给扈从使个眼色,让他们退出去。

老农松了口气,行了一礼:“不敢当先生称,您叫李老汉就行。”

“不瞒先生,李督抚是活菩萨呀,给我们多分了些荒地、又送了把锄头,真的是活菩萨转世。”

“可这些荒地,种不出多少麦子呀,老汉就想引水进来,把荒地变成稻田地,种稻子试试。”

“所以大着胆子,拿田亩抵押贷款。”

一听是正事,李贤来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