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逃离了,呢喃道:“是要灭亡朝鲜吗?”
权擥也不哭了:“程信为何要火烧景福宫?”
“难道不知道景福宫被烧,守城的军官都会看到吗?以为宫中发生政变,整个军营都会大乱!”
“而女真人会趁机攻城”
“他们要干什么?干什么啊?”
权擥惊恐:“陛下死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啊?”
“有,朝鲜大乱,大明能吞并朝鲜!”韩确呆呆道。
他一直以为,大明对朝鲜没有野心的。
可他错了。
景泰帝是个疯子,对土地有着难以预想的贪婪,他要做的不是太宗皇帝,而是忽必烈啊!
“权擥,也许咱俩还有复起的机会!”韩确忽然道。
权擥愣住了:“咱俩杀了太上皇,陛下还能重用我们?”
“不,大明能重用我们。”
韩确对于大明,有着极深的感情,他将自己当做明人,整个朝鲜,把自己当成明人的朝臣很多很多。
然而,他虽有感情,但他是政治人物,是权力动物,考虑更多的是政治问题。
大元统治朝鲜,就是用朝人统治朝鲜。
朝鲜太祖,李成桂,就出身于大元总管家庭,是世袭达鲁花赤督官,掌印者。
而大明统治朝鲜,也会如大元一样,不会派汉人来统治,而是也会划分万户府,依照元制统治朝鲜,他韩确是功臣,自然会让他担任高官。
他的子嗣,就从文官,转变成了世袭万户。
等大明衰落之时,他的子孙也能趁势而起,再造朝鲜,届时他家族就是王族了!
韩确看到了巨大的希望!效仿李成桂的机会!
当机立断。
“走,把五座王宫,全部点着!”
韩确要取信于大明皇帝,只有忠于大明皇帝,仁厚的景泰皇帝才能赐予他想要的。
毕竟在他眼里,曾经他见过的太宗皇帝、宣宗皇帝,都是非常仁厚的。
权擥也是权力动物,立刻懂了韩确的意思。
做大明的达鲁花赤,比当文官好太多了。
“可怎么能让明使知道吾等之功呢?”权擥问。
“派人联络程信和罗绮,就说吾等愿意归顺大明,为大明陛下赴汤蹈火!”韩确道。
权擥却道:“这还不够,我亲自去,和他们讨价还价。”
“千万不要!”
韩确疾呼:“咱们是从心眼里,心甘情愿地愿意大明陛下囊括朝鲜的,而非有预谋算计的,你要清楚。”
权擥恍然,可不能和大明皇帝讨价还价。
当年李成桂的先祖,可不敢和忽必烈讨价还价,所以才有了世代永昌。
没人想过,大明会郡县朝鲜,因为曾经大明郡县安南的失败,让朝鲜天真的认为,大明再无郡县的可能。
“权擥,能否说服韩明浍,为我们所用?”
权擥和韩明浍是死党。
“能!”权擥也需要韩明浍,他智商跟不上程信,程信手腕太高了,只有韩明浍才能和程信掰腕子。
“你立刻派人去请韩明浍入宫,让韩明浍去为我们筹谋!”
韩确可不想当出头鸟。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称宗做祖。
和大明皇帝讨价还价的,肯定没好下场,让韩明浍去做吧。
而景福宫已经烧了起来。
程信和罗绮也打算烧了朝鲜五宫。
用五宫的火,动摇汉城军心,只要女真人打进汉城,到时候李瑈就算活着,也是元气大伤。
程信颇有几分寂寥,未能功成。
这夺门之变,看似简单,为什么处处受挫呢?
大明的夺门之变就别扭。
安南的夺门之变,便宜了黎思诚。
朝鲜的夺门之变,让正主跑了。
大明的历史,在朝鲜、安南都有映照,就像是镜子一样,大明武宗诡异而亡,朝鲜睿宗也死得不明不白。
大明皇帝生儿子难,朝鲜皇帝生儿子也难,死亡率超高。
而且,大明皇帝容易英年早逝,朝鲜皇帝也经常英年早逝。
真的有意思。
“把其他四宫也都烧了,并派人宣称李瑈自焚而亡!”罗绮用到了建文旧事。
太宗皇帝攻入京师南京时,建文帝一把火,焚烧了寝宫,是死是活成为了一个迷。
而知道这个谜底的人,就是胡濙。
“好!”
程信立刻让人散步谣言,说李瑈自焚了。
“再假传圣旨,把朝鲜官员召集起来,一网打尽!”罗绮发狠,郑麟趾、韩明浍等人必死。
而景福宫大火。
驻守内城的金孝诚,看到火光,军心骚动,而城外的女真大营也有了动静,仿佛有攻城之意。
“全都谨守岗位,任何人不许乱动!”金孝诚是员将才。
他整顿军心,让士兵安稳守城。
但是。
李瑈是卓而有为的君主,他不放心把兵权交给金孝诚一个人,他把兵权分散,比如朴仲孙、崔恒,都在掌兵。
这些人,都是靖难一等功臣。
地位上没有高低。
但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