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清理贵州共管吐鲁番(6 / 7)

京。

预计九月份出发。

一方面是太早出发,南京太热,皇帝不喜欢酷暑;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时间筹备,皇帝出京是天大的事情,千头万绪的事情需要筹备。

在南京过完除夕,再返回北直隶。

他要在南京待上半年时间,把所有该做的事情彻底做完。

“陛下,共管吐鲁番,也是一计。”

朝臣认为陈友做得可以。

哈密暂时不移民人口,而是给甘肃兵在哈密分地,让这些兵成为哈密的本地人。

至于还有活着的哈密人,则进行收拢、汉化。

“诸卿,知道往西打,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吗?”朱祁钰问。

“宗.教问题。”

“据朕所知,东察合台汗国已经全盘伊化。”

“哈密也有伊化的征兆,好在国朝快速收复哈密,才将伊教阻隔在哈密之外。”

朱祁钰对伊教是恐惧的。

朝臣轻轻点头。

蒙古人那么强大,和伊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什么蒙古人悍不畏死?

不是天生的,都是伊教的作用。

这东西用得好,能狂化兵卒,但兵卒狂化之后,未来可就不好管了。

“朕设宗录司,对教派问题,不反对、不支持、不提倡。”

“存在即合理。”

“朕没办法抹杀,只希望这些教派,是柔和的、宽容的、是向着大明的。”

朱祁钰道:“但是,像蒙古人以前信的,朕看了都觉得恐惧。”

“蒙古人能征善战,不是天生的,而是这些教义给教导的,教导成了战争机器。”

“所以呀,朕在漠北,每占一地,就建造大批寺庙,并修改古兰经部分教义,劝牧民向善。”

“统治西北,也是一样的道理。”

“必须建造大批的寺庙,让那里的人信佛,若不信中原的佛,就信臓区的佛,切勿磨掉凶性,方能为朕所用。”

朝臣表示支持。

“但是呀,佛教、道教过于柔和,和伊教比起来,几乎没什么可比性呀。”

朱祁钰话锋一转:“朕欲启用黄教,用黄教抵抗伊教。”

反正都算是华夏宗教,用谁都没有问题。

佛教也可析出一派来,和黄教、伊教抗衡。

“陛下,老臣以为,可翻译黄教教义,翻译成臓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黄教在漠北缺乏历史,咱们就给他们创造历史。”

“再令黄教和伊教彼此辩经,理不辨不明嘛,总要辩出个明白。”

姚夔这招够狠的呀。

这是把黄教和伊教搞对立,现在是从中获利了,却埋下了分裂的种子,这可不行。

“姚卿,若行此策,三百年后,大明就会四分五裂。”

朱祁钰淡淡道:“朕欲强令黄教,通行汉文,不许用臓文。”

“让宗录司,改革伊教教义,谁支持中枢,就准许谁大肆传教,不支持中枢的,一概取缔。”

“无论是黄教、伊教、佛教、道教,唯一不变的,就是拥护大明的统治。”

“凡是和大明统治相悖的经文,一概删除。”

“凡是和大明统治相悖的神佛,一概去除。”

“凡是和朕意念相悖的,一概改变!”

“如今宗录司里有各派大师,给朕钻研各种经文。”

“明年开始,重新编纂经文,天下通行,以前的经文焚毁,不许再学。”

这是维护大一统的手段。

教有教的用法。

“陛下,您贸然焚经,会造成信徒反对的。”耿九畴提醒。

“焚经过于暴力,不许信仰即可。”朱祁钰表示赞同。

宗.教问题过于棘手。

朱祁钰有点不想触碰。

问题是往西打,必须会触碰到这个问题。

往南打,最困难的地形,茂密的热带雨林对大明雄兵来说,是无解的。

西边土地广袤,人种、语言、宗.教等问题,让人头疼。

朱祁钰真想放弃这些地方,往美洲转移。

可神州是祖宗之地呀,如何能丢呢?

唯一让朱祁钰庆幸的是,西北尚未伊化,哈密以东,还都是汉人的天堂。

“对了,费璠发现一种黑油,这种黑油能够点燃,诸卿可知之?”朱祁钰问。

大明似乎没有烧石油的先例。

“陛下,这黑油可照夜,前朝便有书籍记载。”

陈文站出来说:“陛下,微臣在云南做官时,途经四川,四川盐井就用黑油照明,甚至微臣还看到了采油设备。”

“什么?”朱祁钰惊到了。

大明也采油?

他们会用吗?

还真别说,大明真的有油井,虽然现在没有官方正式开采,但地方已经在开采了,用来照明、做燃料。

朱祁钰还想拿着黑油吓唬群臣一番呢。

原来人家都知道。

太监呈上来一个玻璃瓶,玻璃瓶里装着黑乎乎的油,用火折子点燃,就能燃烧,发出刺鼻的味道。

“陛下,正是此物。”陈文见识不浅。

姚夔也微微点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