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倭寇不跑。
因为崇明岛在大明手里,堵住了他们回到海上的道路,根本就跑不了。
傅海,就是沙德峰。
他受到大明招降,荣封崇明卫指挥使,他也彻底改用傅海的名字。
这个被陈舞阳没少折磨的卖花灯少年,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上万倭寇的老大,还被大明诏安,荣封指挥使。
他堵住倭寇的归路,迫使倭寇困在岛上,被迫和明军交战。
欧信虽无水兵,但在沿岸清剿。
杨信从江西而来,将剩余倭寇整编,也率领船支征讨倭寇。
李震、杨信、欧信、郭懋四将,这是什么神仙阵容啊。
说去海上打倭寇有点难,因为没船。
但在长江内河里面打倭寇,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呀。
胡豅坐镇杭州府。
张通在海边练兵,协镇浙江。
张固掌军印,并开始督建造船厂。
而且,南方都在建造造船厂,尤其是桂粤二省,刚刚犁平,又毗邻大海,大肆兴建造船厂。
贵州南三府督抚李匡,也在造船业分了一杯羹。
李匡真是个干练之才。
督抚南三府,安顿移民、练兵、平复土人和汉民矛盾,都是一把好手。
南三府在他手中,蒸蒸日上。
三府会成为反攻贵州土司的大本营,他李匡注定在那一战中成名。
雨季快要过去了。
边镛拜别薛瑄,他在广西参与政事,令他受益匪浅。
九月初十,边镛从浔州府南下,走朱雀关镇南关入安南。
朱雀关上。
本该是震慑安南的雄关,此刻却被挖通了。
几十万人在关口内外劳作。
他问过才知道,这是方瑛的命令,打通通往安南的道路。
薛瑄也下令,广西境内,通往各府的道路,全都要在今年除夕之前打通。
为此,广西布政司,征召了百万人,男女都有,都在挖通道路。
中枢还制造了百万农具,等今年用完,则将农具直接发给百姓,所有参与挖通道路的百姓,年底皆可分到自己所用的农具。
所以,整个广西的百姓都动员起来。
供饱饭,钱照发。
广西土人,都纷纷下山,参加劳作。
广西布政司言而有信,刚开始是一天一发钱,如今干了几个月了,改为半月一发,发的不是现钱,而是票。
去银行则可支取现银。
为了方便支取,广西各府,最先设置了银行。
免去搬运、押运的行政负担。
让百姓去银行支取即可。
薛瑄趁机统计人口,并打算用朱英之法分地。
边镛通过一处一处工地,才进入关城。
关城也不设防,反而堆积着大量物资,都在等待安南雨季过去,好运送去安南。
刚到十月,安南和广西就通信了。
边镛踏上去安南之路。
可进入安南,就看到了和大明截然不同的场面。
广西热火朝天的建设,百姓脸上洋溢着笑容,砍伐森林,种植桐树、果树,百姓家家都洋溢着笑脸。
犁平广西的后果,正在逐渐消弭,百姓开始心向大明。
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百姓就向着谁。
而安南,则截然不同。
尸横遍野,饿殍遍地。
雨季后的泥泞道路上,遍地是尸体。
各种蚊虫,比广西还多。
道路上,有很多饿得发昏的流民。
一个个如行尸走肉,肚子鼓鼓的,像是吃土吃的。
这在大明,很久没见过了,边镛自己都忘记了,大明的流民是什么样的?
“陛下真的圣明啊!”
边镛越深入安南,越有这种感触:“让百姓富起来,才能消弭战祸!”
“谁不想吃饱肚子呀?”
“谁不想有钱呀?”
“百姓不怕苦,怕的是穷!”
这是朱祁钰的原话:“朕就要让明人全都富起来!”
“不止家家要吃饱饭,还要吃得起肉!”
“家家生个十几个孩子,也养得起!”
“个个孩子都要有学上,有书读!”
“这是朕的宏愿,朕为其奋斗终生!”
在中枢时,边镛没什么感触,他眼中的百姓,都是士绅家族的人上人,而京畿百姓,起码不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
吃的不好,但能吃个半饱。
但在安南,遍地都是流民,因为战争而在雨季里熬了半年的流民,他们已经退化成了禽兽。
“会不会爆发瘟疫呀?”边镛担心。
他一路南下,在安南汤州,见到了方瑛。
方瑛正在练武。
今年晒霉运动会增加了武术一个大项目,武术
安南整个雨季里,方瑛除了打台球、看戏,就组织军队比武。
看个热闹。
也顺便练兵。
而方瑛又收到几个月前的圣旨,圣旨征召三十万广西兵入驻皖淮吴三省。
方瑛立刻清点人数,把安南北部的兵卒撤回去,装船运去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