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明白皇帝要干什么了。
皇帝指挥,他来动手。
很快,一股火焰在灯芯上点燃,照亮了大殿。
朝臣顿时眼睛一亮:“陛下,这是?”
煤油灯啊!
照明,是影响文明进程的大问题。
人类一直在克服黑暗,从最早的灯油,到蜡烛,到电灯,就是征服黑暗的过程。
为什么朱祁钰晚上不看奏章,因为蜡烛太贵了,点燃太多,非常浪费,而且还危险。
这是在皇宫,有东西照明。
民间呢?
为什么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为没钱买蜡烛,煤油灯就完美解决了照明问题。
让百姓用得起灯,黑夜就不再是问题了。
耿九畴用手扇了扇,没有黑油的臭味。
姚夔推开挡在他前面的耿九畴,快速走到费璠面前,激动问:“你说这东西能一直燃烧?”
“能烧很久,比黑油燃烧的时间长,用水也扑不灭。”费璠道。
姚夔觉得嘴里发干:“那么成本呢?这样一壶,需要多少钱?”
“若有黑油的话,几乎没有成本。”
轰!
整个养心殿,直接炸开了!
照明问题呀!
是难倒天下人的难题!
尤其这些读书人,他们的眼睛都熬坏了。
百姓家里为什么难出读书人,原因之一是蜡烛太贵!
白天要在地里干活,晚上闲暇时候才能看会书,却发现没有蜡烛,根本没法看。
可这煤油灯,一文不值的话。
天下百姓就都能用得起灯了!
其实,在产黑油的地方,已经用作照明了,但弊端很大,一是石油燃烧太快,造价较高;第二味道太臭,容易中毒,不美观。
民间倒是自发使用,中枢并不知道。
但根本没法推广,因为大明不产这东西呀。
噗通!
姚夔跪在地上,嘶吼道:“陛下此功,如燧人取火,照亮大明!”
群臣全都跪在地上,山呼万岁。
燧人氏,为什么能入三皇五帝的讨论之中,因为他钻木取火,为人类照亮了未来的路。
煤油灯,让灯进入万千百姓家,何尝不是燧人氏在世!
这一盏茶时间,等得值!
“可大明没有黑油呀。”
朱祁钰摊摊手:“没有黑油,哪来的灯。”
“打!”
姚夔激动道:“哪来有,咱们就打到哪里去!不远万里,也要征服此地!”
“陛下,臣并不支持您对外用兵,若为了这灯而去征战,微臣愿意亲自掌兵,为您征战!”岳正磕头。
群臣明显上头了。
忘记古籍里的记载了,大明有这玩意,很早就用了。
“可朕不知道哪里有呀,也许是西边有,也可能是南边才有。”朱祁钰笑盈盈道。
“不管在哪,大明一定要纳其土,收其黑油!”姚夔掷地有声。
“哈哈哈!”
朱祁钰大笑,看向费璠:“这油是你炼出来的,这灯名就取你的名字吧。”
费璠受宠若惊,刚要谢恩,却发现背后冷飕飕的,那些朝臣都冷盯着他呢。
他立刻道:“微臣虽熬制出此油,却不知用法,乃是陛下一语惊醒梦中人,此灯之功,全赖陛下!”
废话,这等大声望的事情,朱祁钰能让给别人吗?
皇帝最缺的就是声望跌落谷底,正好用燧人之功,标榜自己,提高声望。
“你倒是诚实。”
“罢了,你熬制此油有大功,就赐下一枚银符吧。”
朱祁钰也不客气了:“就取名景泰灯,令民间收集黑油,炼制成灯油。”
朝臣山呼万岁。
发现煤油灯,纯属意外。
“对了,沥出来的渣子呢?”
太监顺手取了来。
朱祁钰走出大殿,挑个地方,让费璠亲自动手,把沥青加热后,压平,压成道路。
等了一个多时辰,才凉透。
这期间,朝臣在讨论这些石油产自哪,并让人去开采。
太监进殿禀报,已经凉透了。
朱祁钰带着朝臣出去,刚要踏上沥青路,冯孝却跪在皇帝前面:“皇爷,不可涉险。”
“费璠,你上去走走。”
费璠苦着脸上去走一圈,发现没什么危险,脚下硬邦邦的,还挺舒服。
也就铺了三尺。
朝臣上去走了走,发现这路是好东西呀。
朱祁钰让人往上泼水,并用石头砸,虽不说完好如初吧,起码比民间的驰道扛造。
“陛下,若以此路修筑驰道,马匹跑在上面,节约马匹不说,还能缩短传递距离,此物有大利于国呀!”
姚夔又激动了。
激动地匍匐在地上,说了一大堆文辞,把皇帝描述成三皇五帝。
“姚卿莫激动,大明没有黑油呀。”
朱祁钰又一摊手!
姚夔膝行过来,激动道:“陛下,您梦中得仙人指点,仙人可曾告诉您,何地有黑油?老臣愿意亲自领兵,为大明拿下此地!”
这老头快激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