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士绅的屁股烽烟四起以报之(6 / 8)

吧。”朱祁钰咋舌,从景泰九年下半年到现在,真的花钱花疯了。

就说一年时间,在北方种植了17亿多棵树,树不是种下树苗就完了的,是要精心养护的。

城市里的养护成本不高,用铺兵就行,但城郊的、荒地里的养护成本就高了。

这些钱,都是内帑花的。

还有,去年蠲免了多少个省的税赋啊,近三千万百姓受益。

又提高各军军饷、伙食等等,银子就跟不要钱似的哗哗地流,花得能不快吗?

“户部能有多少钱?”朱祁钰忽然问。

“奴婢估算,肯定比内帑多,也就三四千万两吧。”

“那也不多,今年要是没收益,明年就没得花了。”

朱祁钰竟有几分迫切感:“传旨陈舞阳,给朕捞钱。”

冯孝翻个白眼:“皇爷,这回再索出钱来,可不能这样花了,以后就没了。”

“叶盛不是说了吗?渤泥国、满刺加国有银矿,吕宋有金矿,只要派人打下来,咱们就可以挖矿啊。”

朱祁钰不在乎,江西就索出来两亿多两,江南可不能让朕失望啊。

陈舞阳大肆抓捕军中官员。

一个个审,一个个查。

王维舟的家人抓回来一批,但王维贤带着一个儿子消失了,陈舞阳正在抓捕中。

景泰十年十二月初。

高宗本率领暹罗水师,浩浩荡荡的商船,抵达广州。

让西夷商人哭笑不得的是,大明完全可以抢,但到了广州,真的付钱了。

高宗本还邀请西夷商人觐见皇帝,结果西夷商人死都不敢上岸。

收了钱就要跑。

高宗本则告诉他们,大明愿意继续和他们贸易。

上了岸,立刻将奏章传入中枢。

这等密奏,全部传入南京。

十二月初六。

朱祁钰收到高宗本的奏报,先回了一封,然后请胡濙、叶盛等人来议事。

“1743艘船的种子啊!”

“因为意外,焚毁了47船,沉没了11船,种子受潮了179船,被西夷商人骗了17船。”

“可惜了。”

朱祁钰道:“但这些种子,应该够大明种植了吧?”

随着密奏来的,进献一批种子。

朱祁钰对照着看了,和之前的是一样的,都是玉米种子。

“陛下,老臣以为,先在南方的荒地上种植。”

胡濙率先开口:“南方可一年两熟,有利于收获,收集更多的种子,等明年再往北种。”

叶盛则有不同意见:“如今热河、甘肃、宁夏嗷嗷待哺,正缺种子呢,应该先运去这些地方,在北方优先种植。”

“高宗本不是说了吗?和夷人达成协议,明年他们还会卖给咱们种子。”

热河、甘肃、宁夏,都靠漕运养着呢。

都是内帑赔钱养着。

“两位说的都有道理,这样,分出1200船来,给北方三省种植,其余的分给南方诸省,尤其是贵州。”

贵州,陶成已经荡平了镇远府,项文曜荡平了黎平府。

如今正在休整。

“陛下圣明。”

胡濙又道:“交趾可否分一船?”

“暂时不分。”

朱祁钰防着其他暹罗等国呢,却不知,人家根本就不挨饿,看不上玉米棒子。

“在两广、贵州先种,这些地方空地多。”

“徐珵说了,玉米比较伤地,要注意轮种,种几年玉米,就种一年麦子,或豆子。”

“对了,董赐给朕上密奏,说民间油脂不够用,糖也不够用。”

像甜菜、甘蔗,没有充足的土地种植。

甜菜是可以加种的,五到六个月成熟,甜菜可以用来熬糖。

但很明显,甘蔗糖是上品,甜菜有股味道。

甘蔗却需要在南方七个月成熟。

能种植甘蔗的地方太少,如今大明多在四川栽种,因为像云贵两广皆非大明疆土。

朱祁钰才收回来多久啊,当然得优先种粮食。

“这糖可是好东西呀。”

“老百姓喜欢,各行各业都需要。”

“朕看可驱使商人,去琼州府种植甘蔗,移一批明人过去,再抓一些土著去种植。”

朱祁钰道:“毕竟琼州府人少,吃不了那么多东西,用来种植甘蔗正好。”

“老臣觉得可以。”

连两广都开发出来了,也不差区区琼州一府之地了。

正讨论着呢。

有太监急匆匆跑进来:“皇爷,苦岭关造反了!”

大明定都南京后,就在南直隶修建要塞,作为京师的防线。

但是,那是洪武朝的事情了,到现在,各关早就废弛了,甚至有几个关隘,都被中枢下旨给拆除了。

“苦岭关,指挥使是谁啊?”朱祁钰看向冯孝。

“回皇爷,是许鑫,是王禧的亲家。”

“那就有意思了。”

朱祁钰笑了起来:“调杨信去平叛。”

“还真有几个血性汉子,卫所兵敢造反,江南可真是妖风大啊。”

“陛下,请务必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