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6 / 7)

定了,不必讨论这些了,该讨论如何提供足够的军械。”

“圣旨里不是说了吗?动用兀良哈仓库里的军械。”

耿九畴翻个白眼:“征兀良哈是骑军,打造的军械都是骑军所用,步军怎么用啊?还有,棉衣是最多的,南方热得要命,也用不上啊。”

“那怎么办?”

“先调枪械吧,枪械充足,比其他什么都有用。”

耿九畴道:“再多调一批新炸弹过去,重炮最难搬运,从湖北调重炮过去。”

武汉已经成为中部的军械生产基地。

“京师不够,从武汉再调一批。”

姚夔思考半晌:“辅兵从哪征召呢?运粮的民夫,如何征召?”

“用什么民夫啊,就地取粮吧。”

耿九畴道:“十五万大军,起码需要五十万民夫转运粮食,去哪找些人去交趾啊?去了交趾,估计粮食都未必够吃,民夫吃不饱,反而是问题。”

“柬埔寨富庶,就地取粮即可。”

“而且,柬埔寨王朝摇摇欲坠,只要打得够快,柬埔寨旦夕可定。”

大明和柬埔寨往来贸易很久了,基本掌握了柬埔寨地形。

消息传入于谦家中。

于谦盯着地图看了很久:“康儿,替为父给陛下上疏,告知陛下,柬埔寨战争,不在边地,在于王都,只要攻克了王都,柬埔寨就可传檄而定。”

“只要我明军不屠城,柬埔寨平定很容易的。”

“请陛下转告郭登、李震、欧信三人,多用骑兵,放弃步兵,快速切入柬埔寨,兵临王都,用最快的速度把都城攻破,此战可定。”

“然后兵分三路,取柬埔寨各地。”

“一定要快!”

于谦认为应该打闪电战。

“父亲,若不屠城,我明人去了柬埔寨,岂不和土人混居?”于康讶异。

于谦看了他一眼,天下人似乎被陛下带歪了。

从于康轻蔑的眼神就看得出来,他压根就没把柬埔寨人当成人。

“先拿下地,再慢慢犁清,省得一座一座城池打,一年都未必打得下来。”

于谦道:“只要我军够快,拿下王都,传檄而定,再发给移民者武器,强令所有柬人为奴,便可以了。”

很多奏疏送到南京。

朱祁钰收到了翻译过来的印度医书,送到谈允贤宫中去,谈允贤欣喜若狂,开始研读医书。

他又准备诏见准备移民的江南百姓。

各城百姓都选几个德高望重的,召集到皇宫里,他要跟他们说说话。

京师送来整整四百多道奏疏。

朱祁钰看得头晕脑胀,让他欣喜的是,无人上疏请他终止战争,而是为战争出主意。

“思想观念转变的也挺快嘛。”朱祁钰沾沾自喜。

冯孝翻个白眼,那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吗?

江南是个火药桶啊,天下人都怕把您炸死在这,当然支持拿下柬埔寨了。

郭登三将已经启程了,从江南带走了九万人。

预计十五天内到达南柯府。

若走海路的话,也就五六天时间。

正看着呢,胡濙求见。

“陛下,倭寇已经向宝州府陆陆续续迁移了。”

胡濙道:“老臣以为,可先移民入宝州府。”

“让胡豅去做吧。”

朱祁钰道:“调项忠回来,朕有事交代他。”

“陛下是想让项忠出使倭国,从倭国购买青壮?”

“什么都瞒不住老太傅啊。”

朱祁钰放下奏章:“倭国青壮能征善战,其国又在打仗,不如去征召一批人,为朕平定中南。”

“中南这个词汇,没法形容交趾,换个词儿吧。”

胡濙翻个白眼,中南这个词,是您说出来的,谁知道啥意思啊。

关键那个位置,也不是什么中南半岛啊?

“叫极南如何?”

朱祁钰觉得难听:“长江以南是南方,红河以南呢?”

“陛下,不如叫百越吧,当地人正是百越后裔,叫百越正好。”胡濙道。

“那得挑个地方,简称是越啊。”

朱祁钰语气轻松。

他对郭登三将是有信心的,何况朝臣出谋划策,上下一心,拿下柬埔寨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以后就叫百越吧。”

“等柬埔寨打下来,朕打算叫益州。”

取自大汉十三州的益州,交益之地,相得益彰啊。

“陛下不想用柬埔寨?”

“太难听了,寨子的名字?让阁部挑个好名字出来,用华夏古名,简称用益,再催促起名局,名字快点定下来。”

朱祁钰道:“对了,朕打算诏见移民代表,交代交代他们。”

“陛下,此时不宜节外生枝,江南之地并不安全呀。”胡濙劝阻。

你这转换的真快。

那就不见了吧。

胡濙却跪在地上:“陛下,老臣虽站在士绅那边,却从未有害君之意,只是劝阻陛下,切莫着急罢了。”

朱祁钰摆摆手,不听他解释:“朕都懂。”

你不懂!

可皇帝不让他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