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岛上去。
冯孝提醒:“修路只是一项,还有治水、教育、打仗,都是大头啊。”
大国本身就穿着鞋呢,他们最怕被别人殖民,而不是去殖民别人。
所以他要开采石油,用沥青建造驰道,天下都修,缩短天下的距离。
这个速度让朱祁钰十分满意。
“若陛下鼓励去抢去杀,那么这种思想蔓延,岂不有刀有枪就能称王称霸吗?国家还会有安定的时候吗?”
再看甘肃,去年一年,甘肃都在挖井、种树、建城。
“不过,从工厂增速也能看出来,百姓生活变好,对生活必需品需求增加。”
项忠很不爽:“罢了,琉球不敬上国,本官也不在琉球受这窝囊气,即刻回航,请陛下做主便是。”
琉球很小,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动用了320万人,修建了14个月,死了24万奴隶。
设外藩,让皇子去当王。
朱祁钰倪了他一眼,你直说人性本恶得了呗。
因为皇帝下旨,大肆收购西夷之物。
蜂窝煤的诞生,煤价下跌,但蜂窝煤确实不如黑煤好烧。
“彭韶,你怎么看?”
“难道二十年内,还想不到让这些外省变成内省吗?”
项忠为渤海水师总兵官,掌十五万水师。
朱祁钰苦笑,三条路同时修,确实快,但钱花的是真多呀。
“朕移了一千多万江南人过去,难道还无法实控新地吗?”朱祁钰很生气。
截止景泰十一年十月,河套已经治理完毕,预计五年内,就能彻底根治黄河。
项忠入琉球之后,架船转了一圈,发觉此地不愧叫万国津梁,东西贸易都要经过此地,还是挟制倭国的战略要冲。
天下人都知道,给皇帝做工,最公道最稳定的了,不用担心不给钱,也不用担心人死了没抚恤。
“那伱有什么好办法吗?”朱祁钰问。
“皇爷,奴婢倒是知道一二,因为京中做工工钱高了不少,毕竟现在京师百姓都富了。”
琉球纯属一块鸡肋,大明看不上,也不着急吃。
景泰十一年,南方也出现了土豆和地瓜。
从甘肃、陕西来的一桶桶沥青送入京师。
还有详细的植树数额,种植了多少棵,死了多少棵。
修的都是大驰道,可同时行驶四辆马车,属于四车道,路上皆驿站、兵站,不许人随便上来。
朱祁钰虽不太懂经济,但也知道什么是繁荣。
得想办法,制造出一批无成本的劳动力,让他们日以继夜的去工作,利润全部归中枢才行,才能拥有原始积累。
“王上,本官说过了,暂时驻跸琉球而已,大明的粮食转眼即到,到时候还给你琉球便是。”
“陛下,为何我大明极力反对屠城,盖因屠城后的军人,犹如禽兽,难以控制,人心也会因此而变化,如野兽一般难制。”
“若关税和商税能撑起财政,朕的改革就是大成功。”
东察合台汗国竟然还真有!
在库车苦先,有个露天油田,从元朝就在开采。
谈允贤示意伺候膳食,刚要去饭堂,朱祁钰摆摆手:“就在这吃。”
朱祁钰不想看了,肉疼啊!
是不是西北百姓,都在赚朕的银子啊?
“若算王朝之广阔,大明是最大的,实控面积最大,统率面积最大的。”
“琉球之事交给他吧,朕不过问。”
“这么多?李秉、王恕是有大功的啊!”
景泰十一年,甘肃的粮食不但自给自足,还卖给了宁夏一批。
修建这条沥青路,动用了170万人,修了足足七个月,死了12万奴隶,7万平民。
“陛下想富裕军中的想法,臣等皆是支持的。”
这些岛,以前都被倭寇盘踞。
见皇帝没生气。
“回皇爷,刨除移民需要的钱,还剩3.2亿。”
“倭国正在战乱,战斗力不弱啊,等他们打破狗脑子,朕再想办法去开发他们的银矿。”
户部又写着广东的繁荣,尤其在荡清倭寇之后,广州贸易呈现井喷之势。
“给项忠传旨,加速招募兵卒。”
“广州市舶司做的很好啊。”
“臣妾读完,虽茅塞顿开,却半信半疑,就说这输液,往血脉里面扎东西,万一出事怎么办?”
“说了不用行礼了,快起来。”
也有好事。
一批批奴隶进入甘肃,开采石油。
“臣不赞成北军南下去老柬抢功。”何乔新直接道。
朱祁钰先在暖阁呆了一会,去了身上寒气才进来的,看见她案上的笔墨,问道:“可是在研读印度医书?”
大量西方书籍进入大明,朱祁钰令四夷馆翻译出来,令天下学者研读。
“届时请陛下先杀臣!”彭韶这个愣头青,重重磕头。
丘濬低声道:“盛唐亡于藩镇之祸,而我大明实控远离中枢的多省,这些地方不就是新藩镇吗?”
“那就说回军中的问题。”朱祁钰心中有数,只要火车出现,就